11月12日上午,海南医科大学桂林洋新校区(二期)项目现场暖意融融,“党建引领聚合力,校企共建暖一线——书香润工地・健康护工友”党建共建活动在此举行。海南医科大学多党支部与中建三局相关项目党支部深度联动,将校企共建情谊从海南中心项目延伸至校园建设现场,以“文化赋能+健康护航”双轨模式,推动高校优质资源与企业基层组织优势深度融合,让共建成果直达一线建设者。
共建情谊延续:从建设项目到校园热土的初心传承
“从海南中心项目到桂林洋新校区工地,变的是共建场景,不变的是党建初心与合作情谊。”海南医科大学第五联合党委书记缪军在活动现场表示。早在2023年4月23日,海南医科大学便与中建三局海南中心项目开启党建共建,在党员学习交流、优质资源共享等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此次将合作延伸至桂林洋新校区(二期)项目奠定坚实基础。
中建三局海南中心项目党支部副书记刘鹏回顾,校企双方共建的职工书屋成效尤为显著。2000余册经典藏书,为项目建设持续注入精神动力,该书屋更成功获评“海南省农林水利交通建设系统职工书屋示范点”。除文化赋能外,双方还围绕一线需求打造多元服务矩阵:红色观影活动厚植爱国情怀,急救培训课程强化安全技能,读书分享会搭建思想交流桥梁。
(双方为“校企党建共建基地”揭牌)
(双方为“海南医科大学图书服务流动站”揭牌)
活动现场,校企双方领导共同为“校企党建共建基地”与“海南医科大学图书流动服务站”揭牌,标志着以党建为纽带的校企协同发展新格局正式落地。桂林洋新校区项目临时党支部书记刘向海表示,此次校企党建共建是“资源互补、优势互促”的生动实践,未来将以共建基地为桥梁,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
文化浸润一线:600余册图书打造“身边的阅读空间”
“以前休息时大多刷手机打发时间,现在工地里有了图书流动服务站,随时能翻书充电,太方便了!”工友代表望着刚上架的《明朝那些事儿》等书籍,难掩喜悦之情。走进新揭牌的图书流动服务站,文学经典、人文社科、医学保健、工程技术等各类图书整齐排列,成为工地中一道亮眼的文化风景线。
海南医科大学图书档案馆馆长朱明月介绍,近三年来,学校始终与中建三局保持紧密合作,从海南中心项目到桂林洋校区工地,持续通过配送馆藏图书、搭建阅读服务平台、开展读书分享活动等形式,满足一线建设者的精神文化需求。此次精心挑选并配送的600余册图书,精准对接工友阅读偏好与实际需求,后续学校将持续优化资源配置与服务模式,切实履行高校服务社会使命。
活动期间,全体参与人员共同参观了《众心向党自立自强——中国科学家入党志愿书主题展》。一张张珍贵的史料、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让现场人员在红色精神的滋养中凝聚起奋进力量。“科学家们在入党申请书中表达的赤诚之心令人动容,通过党建共建活动,我真切看到理论如何转化为生产力,深刻体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深刻内涵,也更加明白个人理想只有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才能更有价值、更有力量。”参与观展的工友李建深有感触地说。
(中医、口腔专家在为一线建设者号脉看诊)
健康守护同行:专业义诊筑牢职工“防护网”
与书香相伴而来的,是直达一线的健康关怀。海南医科大学第一联合党委专门组建由中医、口腔等领域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在活动现场设立义诊专区,针对工友群体中常见的颈椎病、腰椎病、口腔疾病等问题,提供专业的诊疗服务、健康咨询与中医理疗,用优质医疗资源为工友健康保驾护航。
“长期从事弯腰作业,落下了腰椎的老毛病,没想到在工地门口就能得到中医专家诊治,还学到了日常养护的实用技巧,太暖心了!”刚接受完中医理疗的王师傅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海南医科大学第一联合党委书记郭向表示,此次义诊只是健康服务的起点,后续将建立长效服务机制,通过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应急救护培训等形式,把健康保障持续送到施工一线,让“健康护航”成为党建共建的常态化服务内容。
协同共赢未来:构建校企联动发展新格局
此次党建共建活动为校企协同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桂林洋项目相关负责人刘攀飞对未来合作充满期待:“接下来,我们将持续用好图书流动服务站,常态化开展读书分享、知识交流等活动,让‘书香工地’建设走深走实;同时推动健康知识讲座、应急救护培训等服务常态化走进工地,为工友筑起坚实的健康‘防护网’,真正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服务共推、发展共赢。”
缪军书记表示,海南医科大学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持续深化校企共建的广度与深度:一是筑牢交流平台,联合开展党员学习、读书大会等各类活动,促进校企双方经验互鉴与理论实践深度融合;二是建强党建阵地,规范图书流动服务站运营管理,使其成为工友们随时可及的“精神家园”与“常新精神补给站”;三是聚焦一线需求,持续优化图书配置与健康服务内容,让图书流动服务站常建常新,让健康护航成为覆盖全程的“长效关怀保障网”。未来,双方将系统梳理共建经验、讲好协同发展故事,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共建样本。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编辑:陈博文 通讯员:海南医科大学程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