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承载着北极载人深潜新突破的“探索三号”科考船返回海南三亚,标志着由自然资源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依托“探索三号”及“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执行的北极载人深潜任务收官。三亚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以主动靠前的高效服务,为科考船及全体科考队员快速办理入境通关手续,全力护航国家深海科考事业。
此次北极科考任务成果丰硕。据了解,科考队于今年7月22日从三亚启航,会同“蛟龙”号载人深潜团队奔赴北冰洋海域,历时3个多月,在北冰洋作业56天。面对海冰覆盖率超80%的复杂环境,科考队成功完成国际首次加克洋中脊载人深潜科考,“奋斗者”号最大下潜深度达5277米,创下该区域载人深潜新纪录。更值得关注的是,“奋斗者”号与“蛟龙”号在此次任务中实现水下联合作业,累计完成43个潜次作业任务,创新形成我国双载人潜水器水下协同作业新模式,为全球极地深海科学研究提供了“中国方案”。
为保障科考船高效凯旋,三亚边检站在接到“探索三号”入境预报后,迅速启动专项保障机制:一方面加强与口岸联检单位的沟通协作,提前审核船舶及人员网上申报材料,梳理通关流程中的关键节点,扫清手续办理障碍;另一方面创新服务模式,将办检窗口主动前移至口岸锚地,现场一次性办结入境查验全部手续,真正实现科考船及队员通关“零等待”,让科研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投入后续数据整理与成果转化工作。
“国家深海科考事业关乎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始终紧扣国家战略需求,把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作为服务科研的重要抓手。”三亚边检站执勤二队教导员高存希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勤务模式、简化查验流程,以更优质、更高效的边检服务,为中国深海科考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 “边检动能”。
业内专家指出,“探索三号”此次北极科考任务的圆满完成,不仅彰显了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的技术实力,更拓展了极地深海科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三亚边检站的高效保障,则为科研任务“后半程”提供了坚实支撑,体现了口岸服务与国家战略的紧密衔接,为后续重大科考任务的顺利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 | 宋歌、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