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排名!海口跻身宜居城市前十!

全国排名!海口跻身宜居城市前十!

来源:海口发布 2025-10-27 21: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海口,又上榜啦!

日前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发布我国首份

《城市综合发展指数报告(2025年)》

评估结果显示

海口位列全国第8

实力出圈

这到底是个啥排名?涵盖哪些城市?

今年7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锚定了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六个目标特征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在此背景下,“城市综合发展指数”(Cities’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dex,CCDl)应运而生。这是一套通过多维度指标体系构建、标准化数据处理与加权合成等科学方法,将城市的分散统计数据整合为单一数值的复合型评价工具。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积极响应“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要求,弥补以往国内城市评估聚焦单一领域、与SDGs关联弱、适配最新政策不足等短板,首次面向城市层面构建了衔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与国内最新城市工作政策要求的评价体系。该指数旨在通过量化评估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水平,以城市年报作为城市工作的“仪表盘”,识别城市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激发城市内生活力,推动形成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等各具特色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

如何测评?

城市综合发展指数测评采用六大维度评价体系,通过90项标准化指标进行评估,采用分类定阈值、数据标准化、等权重赋权、色标指示板四步流程完成测算。其中,宜居城市选取47个宜居城市特征指标,聚焦环境、社会、经济、文化、治理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开展评估。

从椰城的绿意婆娑

到自贸港核心引领区的蓬勃朝气

从千年传承的从容气韵

到日新月异的创新活力

从奠定安居乐业的民生基石

到谱写丰富多彩的生活华章

全龄宜居幸福之城——海口

正以它的温度与风度

书写着现代都市宜居的新篇章

 蓝天碧水

 呼吸之间的宜居底色

作为全国空气质量名列前茅的城市,海口的宜居从呼吸开始。监测数据显示,海口PM10、SO2、NO2、CO四项指标已连续7年,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西海岸观海台的钟楼与蓝天和碧海交相辉映。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忠凯 摄

近年来,海口创新探索出“湿地+”生态治理模式务实的举措,让海口湿地成为城市生态的亮丽名片。目前,海口湿地总面积32202.38公顷,湿地率为13.32%。2018年,海口获批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

从空中俯瞰海口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美舍河沿岸风景如画。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康登淋 摄

此外,海口以“见缝插绿”的巧思与精雕细琢的匠心,大力推进“口袋公园”和街头绿地建设,打造市民身边的“绿色客厅”,让椰风海韵与绿色发展相得益彰,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生活常态。

椰风海韵的西海岸滨海浴场,是市民游客在海口游玩的必选“打卡地”。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记者  苏弼坤 摄

俯瞰海口湾公园(龙华段)设计感十足的篮球场。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康登淋 摄

 全龄友好

彰显城市发展的幸福成色

海口正打造全龄宜居幸福之城,这里的生活总是悠然自得、幸福而满足。面向“一老一小一青壮”,海口打造对儿童友好、利青年发展、宜老年康养,实现代际融合的公共空间、普惠性公共服务:2.0版长者饭堂从“助老”延伸至“便民”,成为邻里交流的多元空间。其中,海口市琼山区民政局《建枢纽 带站点 进家庭构筑“1+N+X”老年人优享养老服务圈》案例成功入选2025年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典型案例,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案例。

在国兴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一侧的长者食堂内,附近社区的老年人来此用餐。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苏弼坤 摄

持续增加优质学位供给,今年秋季学期,海口共有7个教育项目建成投用,覆盖幼儿园至高中学段,预计新增公办学位8700个,推行“机器管招生”“入学一件事一次办”,最快仅需 1分钟完成报名。

俯瞰海口市琼山中学谭文学校。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康登淋 摄

此外,海口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让优质公共服务触手可及。从青年创业的政策支持到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从技能培训到就业帮扶,海口用全要素民生供给,让每个年龄段的市民都能感受到城市温度。

在无人机航拍视角下,椰城海碧天青,绿意盎然,如同一幅美好的生态画卷,令人心旷神怡。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苏弼坤 摄

市民生活亦呈现斑斓色彩。今年以来,海口引进大型演唱会、音乐节20场次,吸引观众38.73万人次,创造综合经济贡献17.47亿元。此外,舞台剧、音乐会等各类演出活动接连不断,精彩纷呈。

8月29日至30日,TOP登陆少年组合“5/5 One有引力”演唱会在海口五源河体育场举办,这也是组合成立一周年演唱会。摄影:航拍海南

2025年“WATERBOMB”水弹音乐节。

开放引领

 发展自贸港机遇的时代气象

宜居与发展从来相辅相成。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进入倒计时的关键节点,海口作为核心承载区,正在聚力打造自由便利开放之城,加工增值30%免关税政策的逐步落地,加工增值试点政策拓宽至医药、医疗器械、食品加工、珠宝加工、装备制造等多行业。

俯瞰日新月异的海口综保区。康登淋 摄

目前,围绕“五向图强”,大力推动主导产业补链延链、优化升级,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构建千亿、百亿级产业集群梯次发展体系。

海口国家高新区航拍。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士杰 摄

江东新区现代商贸服务产业集群总体营收规模突破8000亿元,正积极构建面向全球的大宗商品新型贸易生态;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综保区跻身全国A类综合保税区;复兴城数字经济产业入选全省千亿级重点产业集群创建名单,海口四大自贸港重点园区迸发澎湃新动能。

俯瞰江东新区总部经济区(生态CBD),现代化总部楼宇鳞次栉比。 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士杰 摄

海口落实好人才引进等自贸港政策,向海内外人士抛出“橄榄枝”,聚四方之才,激发城市人口活力。据今年5月统计,全市累计引进各类人才51万人,占全省的60%。

图为海口市政务服务大厅外国人工作综合服务窗口,方便外国人在海南办理相关业务。苏弼坤 摄

政务服务持续革新,企业开办实现全程电子化“一网通办”,105类“一件事一次办”主题服务、近99.90%事项“网上办”,12345热线办结满意度超95%,连续两年入选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城市。

海口湾及海口国贸城区远眺。

琼山区三门坡镇福湖火山荔枝种植示范基地,连片的荔枝果园迎来丰收季。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苏弼坤 摄

欢迎你来海口

在这里

遇见美好生活的更多可能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