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海南自贸港碳达峰碳中和科普知识大赛颁奖典礼在海口举行

第二届海南自贸港碳达峰碳中和科普知识大赛颁奖典礼在海口举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13 13:5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0月12日下午,2025第二届海南自贸港碳达峰碳中和科普知识大赛颁奖典礼在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举行。本次大赛由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海南省生态环境厅、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海南省教育厅、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主办,海南省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会承办,吸引线上线下超80万人次参与,有效普及了双碳知识,凝聚了社会共识。

海南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徐伟,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工业安全生产和环保节能处处长李正荣,海南省教育厅改革与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林艺青,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总工程师吴雄,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处副处长李华忠,海南省科协科创部部长刘红军,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副校长潘灵,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副校长牟海维等领导、嘉宾、参赛队员及媒体记者300余人参加了颁奖典礼。

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徐伟在致辞时强调,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一项政策任务,更是一场关乎未来发展的深刻变革。海南作为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和自贸港建设的前沿地区,肩负着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海南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积极探索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努力在全国率先实现“双碳”目标,海南正在用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碳中和故事”。

徐伟指出,这次大赛的意义,不仅在于比拼知识,更在于传播理念。通过这样的活动,看到一批批年轻的面孔,他们学习“双碳”知识、关心气候变化,用智慧和创意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让大家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未来。

本届大赛作为2025年“全国科普月”海南主题活动的组成部分,自2025年7月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大赛紧密契合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关键期与“十五五”规划编制节点,旨在通过科普竞赛提升全民低碳意识,推动绿色生活方式普及,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和自贸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凝聚社会共识与行动力量。

本次大赛设置了科普知识团体赛、个人答题冲榜、“我与双碳”征文等多种参与形式,吸引了全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中小学校、社会团体及广大公众的踊跃参加,线上、线下累计突破80余万人次,共评选出58名征文获奖者、225名个人冲榜奖、16名团体赛奖,起到了较好的科普效果。

据悉,10月11日下午,共31支参加团体赛的队伍经过闭卷笔试、复赛,决出16强进入半决赛;当晚,半决赛分组角逐,最终6支队伍成功晋级决赛。10月12日上午的决赛现场,参赛队伍围绕“双碳”政策法规、生态文明知识、绿色科技应用等内容展开巅峰对决,充分展现了扎实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经过激烈角逐,海南儋州粤海自来水有限公司获得团体赛一等奖,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三亚学院健康管理团队获团体赛二等奖,陵水黎族自治县中山小学、三亚学院琼岛逐绿战队、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销售海南分公司获团体赛三等奖。

三亚市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三亚学院新媒体队、海南省规划展览馆、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儋州市思源高级中学、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海口综合保税区金港华宇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海南椰马床垫有限公司、华润水泥(昌江)有限公司、保亭科协二队获得团体赛优胜奖。

本次颁奖典礼,各奖项获奖单位与个人汇聚一堂,依次登台领奖,现场掌声不断。随着20位企业代表共同登台宣读“我们要做海南自贸港‘双碳’领路人”倡议书,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此外,海口综合保税区金港华宇国际贸易董事长闫海英,海口卡洛星空农业科技董事长洛远,海南椰马床垫有限公司董事长丁一博等企业家就“双碳”实践做了专题分享,展示了企业在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探索与成果。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副校长潘灵表示,作为本次大赛的支持单位,校方目睹本届大赛盛况,深切感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年一代学习“双碳”知识、践行绿色理念的巨大热情。这正与学校致力于培养应用型、绿色化人才的目标高度契合。未来,将继续深化“双碳”相关领域的专业建设和社会实践,鼓励更多学子投身于绿色发展的时代浪潮。

第二届海南自贸港碳达峰碳中和科普知识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有效普及了双碳知识,提升了公众的生态文明素养,更广泛动员了社会各界力量,为海南自贸港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新标杆、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注入了强劲的科普动能。

本届大赛得到了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海口诺贝尔口腔、海南龙泉人酒店管理集团、冼祖婆食品、金港华宇海南免税车、海南华研胶原科技、海南信兴电器、陵水大里红韵益智茶、海南玖红进出口贸易、海南多蜜咖啡等单位和企业的大力支持。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