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师范大学海龟观测站党支部成立,党建引领科研守护南海生态

海南师范大学海龟观测站党支部成立,党建引领科研守护南海生态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12 21: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28日上午,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海龟野外科学观测站党支部第一次党员大会在龙昆南校区生科楼举行,标志着该观测站党支部正式成立。校党委书记许玫、党委副书记符刘才出席大会,生命科学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三沙市海洋保护区管理局代表及观测站师生代表列席会议。

会议以“第一议题”形式学习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重要篇目。与会党员结合在三沙驻岛科研的亲身经历,围绕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学科优势、守护南海生态屏障展开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表示,要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国护海、科研报国”的初心使命。

符刘才、生命科学学院党委负责人、三沙市海洋保护区管理局代表分别发言。观测站站长史海涛回顾了团队连续九年坚守三沙北岛、开展海龟生态学研究的奋斗历程。他表示,党支部的成立将为科研攻关和生态保护注入更强组织凝聚力。

许玫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将支部建在三沙北岛、建在科研一线,是学校落实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她对党支部建设提出三点期望: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持续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争创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打造“四强”党支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科发展,服务国家海洋生态安全大局;二是突出特色亮点,聚焦海龟保护与南海生态安全,打造具有学校、区域、学科和时代特色的党建品牌;三是强化示范引领,总结推广支部建设与科研攻关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在全校营造学习先进、争创样板、深度融合的基层党建新风尚。

据悉,自2016年起,海南师范大学海龟保护研究团队连续九年扎根三沙北岛,年均驻岛累计超过200天,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观测数据。截至目前,团队已发表SCI论文19篇,培养青年人才15名,有效推动了北岛海龟产卵场的生态修复。

该党支部的成立,不仅是党建与科研融合的生动实践,更将为南海生态保护和国家海洋安全贡献新的智慧与力量。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 | 郑子亮)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