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关节炎日 | 琼海市人民医院刘洋主任医师解读骨质增生:多数无需治疗,对症干预是关键

世界关节炎日 | 琼海市人民医院刘洋主任医师解读骨质增生:多数无需治疗,对症干预是关键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12 14:1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骨骼健康话题再度引发关注。日常生活中,“骨质增生是否需要治疗”“吃什么药能消除骨刺”等问题常困扰民众。对此,琼海市人民医院骨关节外科刘洋主任医师结合临床经验,从医学专业角度系统解读骨质增生,为公众科普科学认知与应对方式。​

“门诊中,患者最常问的就是骨质增生的治疗和用药问题。”刘洋表示,要正确认识骨质增生,需从病因、病理、临床等多维度拆解。从病因学来看,骨质增生如同人体的皱纹与白发,是年龄增长后的自然退变结果,同时也与剧烈活动相关。他解释,26岁以上人群已可能出现骨关节退变,随着年龄增加,肌肉力量下降、关节韧带松弛、椎间盘及关节软骨老化,导致关节稳定性下降;而长期剧烈运动或过度锻炼,会进一步造成韧带与肌肉骨附着点损伤,加剧关节的异常活动。​

从病理学角度分析,刘洋指出,骨质增生本质是骨膜下慢性损伤后的成骨过程。关节不稳、剧烈活动引发的反复慢性损伤,会导致骨膜下出血、水肿及无菌性炎症,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在细胞因子作用下向骨骼细胞分化,形成二次成骨,最终发展为骨质增生(俗称骨刺),这一过程与骨折愈合的成骨机制类似。​

“从骨科学视角看,骨质增生其实是机体对关节不稳的自我修复反应。”刘洋强调,增生的骨质能限制关节异常活动,甚至通过关节僵直、自发性融合维持稳定,多数情况下对身体具有保护作用。但部分骨质增生若未能实现有效修复,反而压迫周围组织,就可能引发临床症状。​

在临床表现方面,刘洋明确“骨质增生本身不是病”。据他介绍,绝大多数骨质增生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不适,民众可能在体检拍片时才偶然发现;疼痛是最常见症状,依发生部位可出现关节痛、腰痛、颈痛等。极少数严重增生可能导致关节肿胀、活动受限,若发生在脊柱,还可能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发腰腿疼痛、四肢麻木、走路不稳,甚至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后果,此时需重点关注引发增生的原因及增生造成的压迫问题。​

(琼海市人民医院骨关节外科供图)

关于药物治疗,刘洋特别提醒,目前尚无能够消除骨质增生的药物。“临床上的药物主要用于缓解症状,比如治疗增生引发的局部充血、水肿、炎症,以及神经压迫导致的不适,多为消炎止痛药。”他强调,宣称能“消除骨刺”的中药制剂,其核心成分多为止痛成分,骨刺本身无法通过药物消失,也不能以骨刺是否消失作为骨质增生“痊愈”的判断标准。​

手术治疗方面,刘洋表示手术并非骨质增生的首选方案,仅在特定情况下适用。“当严重骨质增生压迫组织器官,或导致关节功能受限,符合具体疾病手术指征时,如腰椎管狭窄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才需考虑手术。”他解释,手术目的并非治疗骨质增生本身,而是解除增生造成的压迫,改善关节、脊柱功能,避免二次损伤。​

尽管骨质增生是自然退变过程,无法完全避免,但刘洋给出了可降低严重增生发生概率与程度的预防建议:保持良好坐姿,选择可调式靠背椅减轻腰部负担,避免久坐,连续坐位超1小时需起身活动;控制体重,避免体重过重增加关节与脊柱负担;科学健身,避免长期剧烈运动,减少反复、过度活动对骨骼的损伤。​

“一句话总结,骨质增生本身不是病,无需特意治疗。”刘洋强调,只有当骨质增生引发压迫症状,导致疼痛或关节功能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才需进行系统治疗,同时民众需警惕“药物消除骨刺”的误区,科学应对骨骼健康问题。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