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至14日,第二届丘海论坛——“五公”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海南海口举行。此次研讨会汇聚全国百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唐宋时期寓居海南的“五公”历史文化展开深入研讨,旨在推动相关研究与传播,为海南自贸港文化建设和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共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斌出席研讨会并讲话。中国唐史学会会长拜根兴、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李华瑞、海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许玫等参会并致辞,对“五公”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与当代意义予以肯定。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宋史研究会提供学术指导,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主办,海南师范大学承办。来自浙江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河南大学、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齐聚椰城,共话“五公”文化。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唐史学会会长拜根兴、名誉会长杜文玉,河南省宋文化研究院院长耿元骊,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阮忠等学者分别发言,内容涉及李德裕生平与功业、“五公”文献整理与精神传承等多个方面,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共鸣。
在分组研讨环节,学者们分别就“世家名臣李德裕研究”、“‘五公’文化的历史书写与现代阐释”“‘五公’文化的历史底色与现代传承”等主题展开热烈讨论。每组分设上下半场,分别进行报告与评议,内容涵盖历史、文学、哲学、旅游等多个维度,体现出多学科、跨年代的研究视野。
“五公”指唐宋时期寓居海南的李德裕、李纲、赵鼎、李光、胡铨五位历史名臣,他们或因忠直被贬、或因政争南迁,与海南结下深厚历史渊源,成为连接中原文化与海南本土文明的重要桥梁。
本次会议旨在推动“五公”历史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挖掘其当代价值,助力海南自贸港文化建设和文旅融合发展。会议学术氛围浓厚,讨论热烈而富有建设性,不仅推进了“五公”人物个案和群体关系的研究,也进一步梳理了其与海南地域文化互动的历史脉络,为今后相关领域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应在文献整理、理论创新与社会传播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五公”文化走出学术圈,融入公众视野,成为海南的文化名片和精神资源。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