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服务门户首场外籍座谈会在海口召开。此次活动是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会同省委外办等部门,按照海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与门户内容运营方中国日报社紧密协作推进门户建设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倾听来琼、在琼国际用户的声音,进一步优化门户服务功能,打造高水平对外服务宣介平台,吸引全球投资者与各类人才共享海南自贸港发展机遇。
当前,海南自贸港国际服务门户英文网站测试版建设已基本完成,正处于优化提升的关键阶段。门户平台包含9个语种的网站、海外社交媒体矩阵及微信公众号,聚焦为外籍人士和外资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覆盖商务投资、求职就业、旅游休闲、消费购物等多类涉外需求。
为切实满足国际用户多样化需求与期待,门户运营团队精心组织此次线下座谈会,特别邀请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南非、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等8个国家的10名外籍人士参会。这些外籍人士的需求涵盖投资、工作、旅游、学习、居住、购物等六大领域,与门户网站设定的目标用户群体高度契合,为门户优化提供了多元视角。
座谈会现场氛围热烈,与会外籍人士在体验访问门户英文网站测试版后,围绕用户体验、用户界面、内容设置、功能实用性等关键维度深入交流,提出一系列高质量、建设性意见。
门户的一站式信息服务功能获得多位参会者的高度认可。南非籍海南一经济咨询公司创始人Lara Netherlands表示,该平台切实为在琼外籍人士生活工作提供便利。“有了这个一站式信息服务平台,查询政策、办理事务无需再奔波于多个渠道,效率大幅提升。”
从事媒体与翻译工作的美国人Marian Deborah Rosenberg对门户将地图嵌入部分旅游推荐信息的设计给予肯定,认为这一功能极具实用性。
来自英国、在三亚活跃的自媒体人士Iain Inglis则点赞门户设置的12345热线电话与外籍用户答疑邮箱双重服务渠道。他期待,“留言后能及时获取相关部门回复,解决问题更便捷”。
英国籍在琼创客David Adrian Janke从事翻译服务,他在发言中对门户建设团队表示敬意:“当所有信息整合到一个平台,才能真正体会到保障内容呈现、语言表述与功能操作一致性的艰巨性。我要为运营团队的工作人员点赞。”
此次座谈会不仅为门户优化收集了宝贵建议,更推动了门户与参会外籍人士建立长期反馈机制。运营团队正式邀请这些外籍人士成为门户网站建设的积极参与者与推广者,助力持续提升门户知名度与国际影响力,为海南自贸港打造更优质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海口经济学院东方外语外贸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为本次活动提供了外语志愿者服务支撑。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 | 向文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