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斌:让海南自贸港生动实践成为新时代对外开放强音

中共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斌:让海南自贸港生动实践成为新时代对外开放强音

来源:新闻战线 2025-09-12 17:0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王  斌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作出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这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更好地担负起职责使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撑。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改革开放重大举措,是党中央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入研究、统筹考虑、科学谋划作出的战略决策。从“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到“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再到“努力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自贸港寄予厚望,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擘画蓝图,指引海南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高质量自贸港建设。

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大标志性工程,具有里程碑意义。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海南新闻舆论战线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把握“努力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的重要要求,自觉当好主力军,切实履行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持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 建功自贸港”主流思想舆论,努力让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生动实践成为新时代对外开放的强音。

稳预期、强信心,唱响海南自贸港建设主旋律

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提下的重大探索和创新,是海南争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范例的重大机遇。积极稳妥做好海南自由贸易港新闻舆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展示昂扬精神风貌,进一步提升海南自由贸易港美誉度和影响力,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高扬旗帜把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我们必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准确把握中央部署要求,确保自贸港建设的正确方向。我们始终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主题主线,以“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等系列全媒体报道有效引导社会各界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深入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决策部署,全面准确宣传解读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体系和建设成效,引导既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又稳妥有序、分步推进,以实际建设成效大力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权威精准讲政策。讲好形势政策,是稳预期、强信心的关键。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讲好政策、推动政策落地见效。我们坚持与理论研究阐释同频共振,积极组织社科专家深化对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的研究,用好海南日报理论专版、今日海南《理论琼崖》和《南海学刊》,权威精准解读,讲清楚政策制度的实质内涵和有利影响,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政策的开放性、创新性和含金量;坚持与新闻发布同步推进,已策划举办“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系列新闻发布会42个专场,通过权威部门发声,提升政策的知晓度,确保不偏向;坚持与重要活动同向发力,结合博鳌亚洲论坛、招商引资、项目推介等,通过高端对话、权威访谈、深度报道等方式,深入阐释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增进各界理解和认同,稳定社会预期。

阐释成就强信心。当前我国经济领域部分结构性压力仍在释放,舆论对经济前景、结构调整持续关注,对海南自贸港建设更为关注,需深入做好强信心工作。我们突出实干,全力做好经济高质量发展宣传,推出“全力以赴拼经济”系列报道,阐释海南自贸港经济形势、重点项目和发展动能,引导以超常规手段拼经济、促发展;突出特色,推出“因地制宜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系列报道,深入阐释海南发挥“三度一色”资源优势、推进“五向图强”,推动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开放,深入阐释海南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做好“外资、外贸、外国人”三篇文章,推出《风华正“贸”》《步步为营》等专题节目,有点有面、有声有色;突出获得感,紧扣群众关心关切,充分报道可感可及的公共服务改善等民生举措,展示海南自贸港优惠多、就业多、商品多、环境好、生活好、治安好,提升群众认同感及参与共建自贸港的热情。

《步步为营》“营商巴士环岛行”启动仪式现场。

入情入理导热点。稳定社会心态,引导社会预期,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命题。新闻报道要重视社会关切,像出门看天气一样先观察热点舆情,提高报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海南自贸港是在聚光灯下建设的,境内外高度关注,做好热点引导至关重要。我们积极开展分众化宣传引导,阐释各类政策举措,让经营主体和群众在政策上应知尽知、应享尽享;积极开展涉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就业增收等热点问题的引导,编写《海南自贸港热点阐释》《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百问》,引导大众正确认识和理解海南自贸港;积极开展正面引导,跟进报道海南自贸港政策落地见效及经营主体和群众的获得感,海南日报“海客谈”栏目、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自贸港时评”“深度调查”栏目推出系列评论观察和深度报道,发挥主流媒体“定音鼓”“风向标”作用;积极做好对青年群体的引导,推出《我与海南自贸港共成长·创业记》系列报道,讲述青年创业者的自贸港故事,引导青年积极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

担使命、推变革,牢牢掌握海南自贸港舆论主导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各种社会思潮纷纭激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正经历重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如何在交流交融交锋、多元多样多变中掌握舆论主导权,如何在这种现实大背景和信息化条件下更好地传播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是海南新闻舆论战线的重要使命。当前,主流媒体正面临系统性重构与数智化跃迁的关键节点。对海南自贸港来讲,必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建设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海外传播官参加《洞见·Insight》第三季公益演讲活动。

推进观念思路变革。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首先是观念变革。抱残守缺、等待观望、不思改革不可取,不切实际、随波逐流、茫然冒进更不可取,我们要认清形势、找准症结,以自我革命精神推动系统性变革。既要有变革的战略,结合时代背景,拥抱信息化浪潮,用互联网思维主导资源配置,深化组织架构、管理流程和运营模式,又要把握自身特色优势,守正创新、因地制宜、提早谋划,坚持立破并举、先立后破。近年来,海南强化全局意识和系统观念,坚持贯彻“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以省级媒体变革融合为龙头,有序推进跨地区跨层级跨媒体资源整合,进行系统性变革和整体性重塑,初步构建起“1+4+15”省市县协同全媒体传播体系,为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奠定了基础。

推进实践路径变革。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海南切实抓住体制机制、平台矩阵、内容供给、技术赋能、运营管理五个关键点。体制机制上,聚焦深度融合,着力推动省级报台围绕组建联合编委会、深化时政报道协作、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强化技术赋能、共建海南国际传媒港、构建复合型媒体人才高地等“六个方面”深度融合;平台矩阵上,聚焦移动优先、本地优先、用户优先,着力提升客户端、主账号本地化率,如海南日报打造“报纸+客户端+第三方平台+孵化号”的立体化传播体系,市县融媒体中心推进“媒体+平台”模式积极突围;内容供给上,聚焦故事化表达,着力改文风、扩大优质内容产能,强化垂类内容生产,推动成立融媒工作室,开设特色公众号,开展系列融合报道,积极创作系列轻量化、可视化、互动化融合精品;技术赋能上,聚焦数字化转型,着力建设省级融合技术底座“南海云”,实现省级与市县技术平台对接,筹建省数字媒体实验室;运营管理上,聚焦产业变革,着力做好“新闻+”文章、培育“文化+”业态,筹建海南国际传媒港,加强政策支持。

推进人才队伍变革。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核心在人才队伍。海南着力推动省级主要媒体实施“星火计划”“星光计划”,培育新时代“四向四做”全媒体人才;建立“人才能力数字画像”,以实绩论英雄;结合“百万人才进海南”,引进全媒体采编、技术开发、产业经营人才,打造高素质全媒体人才团队;开展“项目制”交流、省市县人员双向挂职交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设计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有效激发人才队伍活力。海南自贸港对标世界最高开放形态,是新时代我国深化对外开放的壮阔实践,对于新闻舆论工作者来说,能为海南自贸港建设鼓与呼、能参与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应倍感振奋。海南自贸港需汇聚四方之才,以人才队伍活力激发发展内驱力。

设议题、提效能,展示中国特色自贸港良好形象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全球传播格局深刻变革,国际传播已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支撑。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引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国际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重要区域,是国外受众观察中国、了解中国、解读中国的重要窗口,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不仅关乎中国特色自贸港软实力的提升,更关乎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国际形象。

设置好“说什么”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近年来,海南以自贸港建设的生动实践为主题,精心策划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对外宣传:聚焦自贸港建设、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发展,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讲好中国改革开放故事,推出系列视频《老外说改革》《“中国机遇”在海南》,投资者普遍赞赏我国改革开放;聚焦博鳌亚洲论坛、消博会等重大主场活动,阐释习近平外交思想,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故事,推出系列报道《高端访谈》《博鳌观察》,多国政要看好自贸港发展前景;聚焦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讲好美丽中国故事,制作纪录片《中国海南·雨林秘境》,在全球139个国家和地区播出;聚焦可感可及的民生举措,阐释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出双语微纪录片《自贸港24小时》,温情讲述自贸港建设中各行各业奋斗故事;聚焦海南特色文化,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策划五指山黎苗童声合唱团赴巴黎开展中法文化交流,充分展现海南传统文化特色。

建设好“谁来说”队伍。打通国际传播“最后一公里”,关键在谁来说、做到知外及外。我们建立海外传播官队伍,通过在琼外籍人士、外国留学生、琼籍侨领侨青等资源,培养打造海外传播官。目前全省海外传播官队伍规模超过150人、覆盖50多个国家,涵盖经济学家、自媒体博主、外籍网红等,并以海外传播官为主体打造《劳拉来了》《芭莲娜走读海南》等个性化节目,组织海外传播官制作拍摄“我在海南自贸港”系列短视频,以第三方视角讲述海南自贸港,实现了“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叙事突破;建立海南自贸港“国传尖兵”,推动海南国际传播中心依托自贸港人才政策优势,实施“全球引智”工程,面向全球招聘了一批包括外籍人才在内的国际传播高素质人才,成为面向海外广泛宣介海南自贸港的一支主力军。

构建好“如何说”体系。提升国际传播效能,需多元融合、多方联动,统筹协同各方资源。我们积极构建多元协同、分层互补的国际传播格局,既“造船出海”,建设海南国际传播中心、三沙卫视等重点基地,横向协同外事、统战、商务、文旅、智库等“大宣传”专项工作机制成员单位,纵向推进央地媒体联动,形成政府、媒体、企业、智库等多主体协同发声网络;又“搭船出海”,与俄罗斯塔斯社等国外主流媒体建立供稿合作,利用友城资源深化外宣合作交流,实现传播链路的全球化延伸。同时,积极依托博鳌亚洲论坛、消博会等重要对外平台,办好“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等特色活动,放大海南自贸港声音;积极推进海南自贸港“传播+”和“强音”计划,进一步扩大传播主体、放大传播声量;积极开展境外主流媒体、驻华使节、海外知名博主等系列“海南行”活动,拓展“借嘴发声”渠道。

(作者系中共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