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2025年迎新嘉年华启幕,多国学子共赴青春盛会

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2025年迎新嘉年华启幕,多国学子共赴青春盛会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11 11: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灯火璀璨映星光,青春洋溢汇国际。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2025年迎新嘉年华·星火市集近日正式拉开帷幕。作为试验区迎新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集市集交流、文艺展演、科技展示于一体的盛会,不仅为初入园区的新生们打造了生动鲜活的“开学第一课”,更以多元融合的国际氛围,生动诠释了试验区作为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核心载体的定位,让“学在海南=留学国外”的理念从蓝图走向现实,成为学子们触手可及的成长机遇。

市集搭建“微缩国际平台” 小摊位架起文化交流桥

当日17时许,试验区星光广场上,10个精致摊位依次排开。在仅2平米的空间内,各入驻高校将文化底蕴与创意巧思浓缩其中: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海南学院的手作饰品融入海洋贝壳元素,贝壳画手工创作尽显海南海滨特色;海归小镇数字经济园区带来的陵水气鼓鱼等IP潮玩,传递出浓郁的本土文创气息。

摊位前,中外学生驻足交流、畅谈甚欢,一件件充满特色的文创成为跨文化沟通的“天然破冰剂”。不同语言在此交汇,不同文化在此碰撞,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国际间的友好互动悄然发生,为新生们搭建起了解多元文化的“微缩平台”。

文艺科技共谱“青春交响” 多元活力彰显国际范儿

19时,嘉年华进入高潮环节,文艺表演与科技展示轮番登场,以“文化融合”“青春创新”为主线,展现试验区独特的育人魅力。

北京语言大学海南国际学院的七位学子身着亮片傣裙,演绎《缅甸傣族迎新舞蹈》,裙摆摇曳间,将东南亚文化的热情与灵动传递给在场每一位观众;试验区中外舞蹈联队的跨校学子默契配合,带来舞蹈《JUMP》,动感舞步打破语言隔阂,尽显青春同频共振的活力;二胡独奏《喜送公粮》的悠扬旋律与吉他独奏《Like A Star》的明快节奏交织碰撞,恰似试验区“扎根本土、拥抱国际”的教育初心。

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更让全场沸腾。数十架无人机缓缓升空,在夜空精准组成“青春报国”“高校校训”“生日祝福”等字样,银色光点与星光交相辉映,引得新生们纷纷举起手机定格美好瞬间;机器人天团随后登场,不仅精准完成太极拳、机械舞等动作,还能向观众鞠躬问好,科技的酷炫与人文的温度在此刻完美交融。

从“迎新”到“筑梦” 打造国际教育创新实践高地

当晚21时,伴随着《我爱你,中国》的高亢旋律,迎新嘉年华活动落下帷幕,但新生们的逐梦征程才刚刚启航。作为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的“核心引擎”,试验区始终以“学在海南=留学国外”为目标,此次嘉年华并非简单的欢迎仪式,更是其国际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

目前,试验区已集聚20余所入驻高校,构建起国际化课程体系;依托跨校社团搭建多元文化交流平台,借助科技展示为教育注入创新基因,每一处细节都在为学子们营造“不出国门,尽享国际教育”的成长环境。

对于新生而言,这场嘉年华是“学在海南”的鲜活初体验——市集里的跨文化交流、舞台上的中外协作、科技中的前沿探索,让“留学国外”的期待不再遥远;对于试验区而言,这是“筑梦”的温暖开端,它以开放姿态接纳多元文化,以创新思维培育国际人才,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教育动能。

未来,随着更多国际教育资源的集聚、跨学科合作的深化,试验区将持续深化“学在海南=留学国外”实践,助力更多学子在这里收获兼具本土根基与国际视野的成长,让青春力量在国际教育创新的浪潮中绽放光彩,为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贡献教育力量。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