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海南赛区)暨海南第十一届“科创杯”大赛收官,创新动能助力自贸港发展

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海南赛区)暨海南第十一届“科创杯”大赛收官,创新动能助力自贸港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22 09:4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海南赛区)暨海南省第十一届“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于8月20日在海口圆满落幕。

本届大赛以“因创而聚,向新同行”为主题,共吸引了437个项目报名参赛,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激烈角逐,海南质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海南卫星海洋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分获初创企业组和成长企业组一等奖。

大赛自5月启动以来,聚焦海南自贸港建设与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高新技术产业表现突出,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参赛项目数量同比分别增长34.4%和52.2%。高校成果转化项目占比提升至8.47%,博士生等高层次人才牵头项目数量较往年增加15%。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共有34个外资项目参赛,其中21个来自东南亚地区,占比61.8%,体现出海南日益提升的国际创新吸引力。

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杰在颁奖典礼上表示,“科创杯”大赛是海南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十一年来已培育出一批优质创新企业。他强调,海南将以“创新陪跑人”的角色全程服务企业,通过“以赛代评”、科技副总等机制强化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助力“创新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

海南省科学技术厅高新技术处副处长吉建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本届大赛不仅实体创新水平显著提高,还更加聚焦海南“五向图强”产业方向。大赛为参赛团队提供从研发到试生产的全流程服务,并通过“以赛代评”机制对获奖企业给予省级科研项目立项支持,其中成长组最高可获得50万元资金支持,初创组为30万元。

“我们的获奖项目致力于打造‘端到端’人工智能海洋大模型平台,通过卫星遥感与AI技术实现海洋环境预测与智能应用。”海南卫星海洋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代表焦方成表示,该项目未来可广泛服务于政府管理、航运规划及海洋渔业等多个领域,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决赛评审团中投资人占比超过60%,共推动6个项目与投资机构达成意向签约,累计金额500万元。大赛通过“以赛引才、以赛促创、以赛助产”,进一步打通“技术—产品—市场”转化通道,为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国科中小企业科创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科技投资专委会秘书长宋文明从投资角度分析认为,海南赛区的项目深度结合了海洋科技、南繁种业等本地特色,部分企业已具备显著的投资潜力。他指出,自贸港“双15%”税收政策将有效吸引科研人才与企业高管,为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领域的来料加工与本地高附加值生产创造良好发展机遇。

本届大赛由海南省科学技术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共同主办,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等单位承办。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 | 郑子亮)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