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夫人信俗: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例证

冼夫人信俗: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例证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8 10: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冼夫人信俗是海南乃至岭南地区特有的信俗文化,以冼夫人生平事迹和爱国爱民思想为核心、融合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冼夫人信俗文化与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有着内在的联系,将其融入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构建框架内具有深远意义。

冼夫人(约512年—602年),名冼英,是岭南地区杰出的俚族女首领。她历经梁、陈、隋三朝,毕生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进步,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以“和辑百越”为宗旨,平息部族争斗;梁朝时协助陈霸先平定侯景之乱;陈朝时拒绝广州刺史欧阳纥的叛乱胁迫,出兵平叛;隋朝时统一岭南,被封为“谯国夫人”;她还与汉族太守冯宝联姻,推行中原文化,改革俚族旧俗,使岭南地区长期稳定。冼夫人及其后代对岭南的有效治理,促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一统。她“请命置崖州”,使脱离中央政权近600年的海南岛重新回归国家政治版图,并发展农业、商贸,奠定了后世对南海诸岛的管辖基础。正如冼夫人所言:“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这颗“好心”,既是海南、岭南地区的精神火种,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文化密码。

冼夫人被后世尊为“岭南圣母”,岭南及海南多地建有冼太庙,民间每年举行的“军坡节”就是为了纪念她。2014年,“冼夫人信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近年来,受冼夫人信俗文化影响较深厚的琼、粤、桂等地,持续推进冼夫人信俗文化研究和交流合作,将冼夫人信俗文化的研究视角向北延伸到辽宁,向南延伸到东南亚国家,由此形成由南至北、向世界辐射的冼夫人文化带,成为联系海外华人华侨的精神纽带与情感桥梁,体现出独特的文化脉络与时代价值。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重要任务。中华文明标识是中华民族共同记忆、情感认同和精神追求的集中体现,而冼夫人信俗文化是岭南文明标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标识海洋中的涓涓细流。将冼夫人信俗文化纳入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构建,有助于在新时代彰显文化自信、强化文化认同,也是服务社会、推进区域发展、增强其自身生命力的需要。

冼夫人信俗文化作为地方历史记忆的鲜活载体,不仅在区域文化传承层面具有重要价值,也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的生动例证。系统构建冼夫人信俗文化融入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实施路径,既是对文明传承创新的时代回应,也能够为中华文明现代性阐释提供重要学术支点与实践范式。通过学术研究、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播、教育普及、文旅融合以及国际交流的多维路径,可推动冼夫人信俗文化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历史智慧与文化力量。

(马来西亚增江冼太庙)

(作者:冯文,系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海南省冼夫人研究会秘书长)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