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绘就新图景 海南昌江企业运用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绘就新图景 海南昌江企业运用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2025-07-08 08: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点击观看视频

人民网昌江7月7日电 (记者符武平)7月的山海黎乡,瓜果飘香。在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十月田镇,3000多亩热带水果基地在阳光下生机盎然,近2000亩红宝龙火龙果缀满枝头,1000亩马来西亚1号菠萝蜜果香四溢,这片由海南昌江兆恒农业有限公司(简称 “兆恒农业”)打造的智慧农业种植基地,正以“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绘就智慧农业新图景。

海南昌江兆恒农业种植基地。人民网记者 符武平摄
红宝龙火龙果缀满枝头。人民网记者 符武平摄

兆恒农业2000亩火龙果种植基地按照信息化农业标准建设,借助传感器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已经实现远程水、肥自动化管理、土壤墒情及营养数字化呈现,病虫害传感监控和无人机作业。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同时,公司按照绿色、生态种植,拒绝剧毒农药和使用草甘膦,2021年、2022年公司获得“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认证)。

经过精心挑选的火龙果贴上标签。人民网记者 符武平摄

在4500平方米的分拣中心内,4条先进分选设备为火龙果 “分级”,2000平方米的冷库为鲜果锁鲜提供保障,这只是兆恒农业完善产业链的缩影。2021年成立农资公司服务周边农户,2020年起在郑州、嘉兴等全国主要水果市场搭建销售网络,形成 “种植-分拣-储存-销售” 闭环,不但解决自身的销售问题,也为周边的热带水果提供销售渠道。

当地群众在车间里包装火龙果。人民网记者 符武平摄

作为昌江就业帮扶基地,公司现有员工152人,每年解决周边村民就近务工约6000人次,其中脱贫监测户220人。承包工资 + 提成的分配模式,让农户收入与企业效益同频共振,分拣中心工人日薪最高达500元。

工人在果园里采收火龙果。人民网记者 符武平摄

兆恒农业立足昌江20年,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作为产业龙头企业,为周边村民提供近200个长期务工岗位,解决2000多人次的村民就近务工。与10个村委会合作高效农业项目,年分红169万元,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振兴事业。2022年被授予“海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海南昌江兆恒农业有限公司办公室经理陈小叔介绍产业发展情况。人民网记者 符武平摄

如今的兆恒农业基地,红宝龙火龙果正以 “琼岛贵人红” 品牌走向全国,马来西亚1号菠萝蜜凭借 “一年多次结果、单果超40公斤” 的优势成为市场新宠。这片智慧农业的试验田,在海南自贸港,书写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答卷。

兆恒农业种植基地里,马来西亚1号菠萝蜜长势喜人。人民网记者 符武平摄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