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的乔子欣高举亲手组装的航模,兴奋地喊道:“教官快看!我做的飞机飞起来啦!”7月5日,在海口某飞行训练基地,40名青少年参加由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与海南日报全媒体运营中心共同策划的“航空职业科普培训营”,开启充满趣味与挑战的航空科普之旅。
此次培训营作为《自贸海南 天天科普》第四期实践活动,以“科普基地参观+航天科普课堂”形式开展。活动现场,青少年们通过参观飞行训练基地、聆听航天科普课堂夯实航空理论基础。在应急撤离滑梯体验环节,专业教员指导孩子们进行3米高舱门的滑梯撤离逃生训练,学习飞机突发险情时的自救与客舱处置流程,提升自我防护和应急能力。
手工飞机模型制作环节中,40架航模同时飞向蓝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深化对飞行器构造的理解;模拟动态驾驶舱内,青少年化身“小飞行员”,在仪表盘闪烁间体验飞机起落的惊险刺激,实现理论与实操融合。“孩子们触摸仪表盘时的眼神,比任何说教都管用。”活动负责人表示。
据悉,此次培训营是“自贸海南 天天科普”系列活动的重要部分,旨在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与创新实践能力,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后备人才。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