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号卫星成功发射,投资海口企业研制!

海口号卫星成功发射,投资海口企业研制!

来源:投资海口 2025-05-16 16: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月14日12时12分,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星宇航)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星座021任务12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成功发射。本次发射的“主角”是由国星宇航研制的一轨12颗计算卫星组成,这其中就包括海口号(星时代-30)。

国星宇航携手海口

作为卫星研制单位,国星宇航于2024年12月与海口江东新区管理局签订合作协议,并在次月注册海口国星空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卫星和算力软硬件的开发、销售等业务。未来,国星宇航将依托海口江东新区打造“国际化现代服务业示范区”“两个基地主要承载地”的契机,积极开展面向海外的卫星业务,打造商业航天科技创新高地。

太空计算星座021任务成功发射

太空算力是这样的

据了解,“太空算力”是指将数据中心和计算能力部署到太空轨道,通过卫星及其搭载的计算硬件进行在轨数据处理。这种系统能够通过星间高速激光通信实现数据传输和实时处理,再将处理结果高效传回地球。这一技术不但提供了通信、导航和空间科学等领域的支持,还减少了数据处理的延迟和带宽消耗。而通过算力集中的形式部署算力星座,则可以解决单颗具备天算力的卫星处理能力有限、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促进算力资源高效整合。

本次太空计算星座“021任务”是国星宇航发起的“星算”计划首发星座,也是之江实验室“三体计算星座”的首发星座。本次任务代号“021”是指从0到1(0to1),象征此次任务实现太空计算星座“零”的突破。

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

首发星座通过星间激光高速互联、星座稳定组网和算力分布式调度,构建开放共享的太空计算系统,打造天基智能计算基础设施,实现了“算力上天、在轨组网”,在轨计算能力达到5POPS,星间激光通信速率最大可达100Gbps。“星算”计划02组星座目前已经进入设计研制阶段,国星宇航卫星团队正在加紧投入更强算力卫星型号的研发工作。

布局商业航天配套

据悉,海口江东新区将立足商业航天配套产业,重点推进航天器研发、卫星数据服务、航天新材料等细分领域,与文昌航天城形成“研发-制造-发射”产业链互补,与临空经济、低空经济形成协同效应。通过强化人才引进、技术协同及数据互通机制,加速构建涵盖卫星研制、核心部件生产、星地协同应用的产业配套体系。目前,江东新区已落地卫星研发、算力硬件开发等项目,着力培育航天技术转化与产业化应用生态,为海南自贸港发展“向天图强”提供基础支撑。

海口江东新区总部经济区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