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作为国家战略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研讨会召开

“打造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作为国家战略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研讨会召开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14 10: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13日,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办、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院承办的“打造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作为国家战略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研讨会在海口召开,来自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近300位代表参加。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海南省委会主委过建春在致辞中提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重大国家战略,是彰显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决心的重大举措。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将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主旨演讲中提出,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打造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重要开放门户,这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是海南的历史责任。封关运作的海南自贸港,是打造重要开放门户战略目标的实质性举措,它要在服务我国反制美国贸易战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特殊作用。

迟福林建议,一是加快推进核心政策落地。“零关税”是“核心政策”的首要条件。要实现全岛封关运作,实行高水平“零关税”,并开展加密资产等数字金融的探索。二是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要适应国内居民消费结构转型趋势,提升国际化服务的供给能力,并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来海南度假旅游。三是加快打造我国单边开放最前沿,要在“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前提下,支持海南对东盟、中东等重点区域实行全面的单边开放。四是加快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制定实施10项左右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对标香港、新加坡形成高度开放的市场准入规则体系,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上要有重要突破。迟福林院长认为,以更高水平开放将海南自贸港打造成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需要形成各方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合力。

迟福林表示,中改院与世界自由区组织将于10月10日—12日举行的世界自由区组织全球年会期间举办世界自由贸易论坛,为推进自由贸易进程积极发挥智库作用。他还建议将海南作为2026年APEC峰会举办地,这将为封关运作后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注入重要活力,大大提升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国际化水平,彰显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

开幕致辞/演讲环节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院执行院长苗树彬主持。致辞/演讲后,与会专家围绕“打造重要开放门户”开展两场对话交流,分别由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吴士存、海南中改国浩自贸港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淳主持。

与会专家认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有条件在我国应对美国关税挑战中发挥特殊作用。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认为,海南自由贸易港通过实施零关税、零壁垒政策,吸引内外企业投资和人才积聚,将为我国应对美国贸易战做出重要贡献。马来西亚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执行董事翁忠义认为,依托优惠政策,海南自由贸易港有条件成为面向全球跨区域合作和产业链供应链对接的重要平台。吸引企业在海南加工,再出口到第三方市场,使海南自由贸易港成为有制度支撑的共同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平台。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王惠平提出,在当前贸易战下,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如果率先实行“零关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缓冲剂或者是缓冲带作用。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会长、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赵晋平认为,海南自贸港要服务于国家的大局,全力参与到和美国进行战略博弈的行动中。

专家们还指出,加快核心政策落地是海南自由贸易港更高水平开放的首要任务。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政法大学WTO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史晓丽认为,按着《总体方案》的基本要求,实现除禁止和限制进口清单之外的产品全部零关税。同时,要确保海南自由贸易港限制和禁止进口商品目录尽可能实现“无感”。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院副院长郭达建议,建立核心政策落地的高效推进机制,尽快出台“零关税”“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等政策的优化举措,以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为依据形成加紧核心政策落地的合力和动力,并建立核心政策加快落地的督导机制。王惠平认为,海南应该抓住机遇,率先实行以“零关税”为代表的核心政策,在激烈对抗的国际贸易竞争环境中起到重要作用。赵晋平认为,要管好二线,为货物、服务的往来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使得海南自贸港以国家大市场为依托更好发挥开放门户作用。

在对接CPTPP、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方面,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贸易和投资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郝洁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海南自贸港应该更有条件成为制度型开放的新高地。对标CPTPP制定实施更加开放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并在技术、标准、数字经济等方面积极开展法规和政策转化。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慧认为,面对美国挑起的全球范围贸易战,海南自由贸易港应该快速决策、快速反应、快速出台开放政策。建议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立法保护工作,提升EF账户跨一线自由划转额度,便利企业对外支付。同时,全面实施免税购物即购即提。赵晋平认为,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各项政策、制度安排的落实,将进一步彰显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海南自由贸易港可以在促进服务贸易创新提升上作出更多的努力。亚洲国际法律研究院副秘书长黎逸轩认为,保持自由贸易港零关税地位十分重要,是对全球投资者吸引力的重要内容。未来,海南自由贸易港依托稳定的“零关税”有条件成为国内国际市场的重要联结点。同时,加强双港法律领域的合作,香港可以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贸易、投资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构建。“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创办人兼主席、香港特首政策组专家组成员何建宗认为,未来香港要努力吸引外国的高端人才,并进一步向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辐射;开展双港旅游合作,共同开拓国内消费大市场。

关于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院长、自贸区法律研究院院长贺小勇认为,要尽快出台本岛居民购买进境“零关税”商品清单,增强岛内居民的自豪感和获得感;要进一步提升“零关税”消费品进口便利化,降低非关税壁垒;开展三大消费回流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尽快优化相关政策。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刘兴华建议,一是扩大教育市场开放,吸引更多的国外高水平的理工农医大学来海南办学;二是推进数据领域的开放,在海南建立数据特区,吸引企业建立总部基地;三时提升国际化综合配套能力,促进医疗健康与保险金融、旅游等相融合;四是建立面向“一带一路”的资本市场。

新形势下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特殊作用,需要尽快形成方方面面的合力。贺小勇建议,以负面清单的方式处理中央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开放权限,以此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现行的授权模式时间长、成本高,要以负面清单形成中央和地方的权责分工,形成合力。同时,防止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开放政策被国内其他开放平台超越。海南省财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肖能认为,金融开放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点。建议赋予海南自由贸易港更大金融开放自主权。一是赋予资本一级市场、私募市场管理的自主权;二是赋予海南在金融机构设立、牌照管理及并购等领域的自主权。同时,学习香港做法,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开展加密资产交易领域的探索。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陈小华建议,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境外项目投资,希望国家相关部委将权力下放给海南。

本次研讨会由海南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海南中改国浩自贸港法律研究中心协办。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