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东坡学校”交流活动暨东坡文化进校园澄迈论坛成功举办

第五届全国“东坡学校”交流活动暨东坡文化进校园澄迈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2-15 11:1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2月12日至14日,第五届全国“东坡学校”交流活动暨东坡文化进校园澄迈论坛在海南省澄迈县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局长、教育研究院院长和45所东坡学校校长,澄迈县各中小学校长以及苏学研究专家等20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由中国苏轼研究学会、海南省苏学研究会和澄迈县教育局共同主办,中国苏轼研究学会东坡学校工作委员会承办。

在全国广泛深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各地许多学校以“东坡”或“苏轼”“苏辙”等字样命名,还有许多学校明确以东坡文化作为校园传统文化建设主要载体。这些学校主要位于三苏遗址遗迹地或东坡行经之地,分布在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数量达60多所。中国苏轼研究学会东坡学校工作委员会已经成功举办四届全国性东坡学校交流活动。

(交流活动开幕式现场)

此次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澄迈实验中学举行。920多年前,苏东坡贬谪海南和离别海南,在澄迈登陆、乘船。琼州渡海,在苏东坡的人生经历中产生重要影响。海南三年是苏东坡思想、学术集大成时期。苏东坡在澄迈留下重要的诗作、独特的书法和丰富的人文史料。澄迈全县以东坡文化作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在东坡文化进校园方面也取得丰富的成果和经验。

12月13日上午举行论坛开幕式。中国苏轼研究学会会长、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潘殊闲教授作《苏东坡的教育情怀及其当代价值》主旨演讲;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海南省苏学研究会理事长李公羽作《学习东坡渡海精神 增强学生坚忍意志》主旨演讲;深圳光明区教科院教研员陈雨亭博士作《指向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校本课程建设》主旨演讲。下午,同济大学副教授崔铭作《成为苏东坡:苏轼人生的四种境界》专题讲座。

(中国苏轼研究学会会长、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潘殊闲教授作主旨演讲)
(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海南省苏学研究会理事长李公羽作主旨演讲)

13日下午,在澄迈县华东师范大学澄迈实验中学举办“东坡文化进校园澄迈论坛”,成都东坡小学的《承东坡之精神 办时代之新学》,眉山苏洵中学的《办三色教育 育三有人才》,黄冈东坡小学的《聚焦“四个融入”打造东坡文化育人特色》等交流发言,分别介绍了以东坡文化涵养青少年家国情怀等方面的经验。华东师范大学澄迈实验中学副校长姜童是苏东坡门生姜唐佐伯父的后裔,他在讲坛上作题为《心新绽放东坡迈》的发言,回顾建校五年来坚持以东坡文化作为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作法和体会。

14日上午,来自四川眉山市、安徽阜阳市、山东诸城市、广东惠州市、海南儋州市、河北石家庄市的七所学校,围绕“东坡文化进校园”这一主题,分别作交流发言。在两天的会议中,主旨发言和交流发言,气氛热烈,内容丰富,观点新颖,措施有力,得到与会各地东坡学校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

(苏东坡门生姜唐佐伯父的后裔、华迈中学副校长姜童作题为《心新绽放东坡迈》的交流发言)

会议为东坡文化传播以及推动全国东坡学校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黄玉峰、申佳红、姜伦、余振兴四位同志颁发了传统奖项“传承的使命贡献奖”。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苏辙中学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苏辙学校,在交流活动中结为“互帮共建”友好学校。

(全国东坡学校校工委理事长吴健(左)现场见证四川省与河南省两地“苏辙学校”结为“互帮共建”友好学校)
(与会代表参观华迈中学东坡文化广场)

多个地市的教育局、教育研究院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参观考察华东师大澄迈实验中学以东坡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领导向与会代表介绍华迈中学自建校以来坚持以东坡文化为核心理念,引导学生学习传承东坡文化、特别是研学东坡在澄迈历史文化遗踪的成果和经验。

14日,全体代表赴儋州考察参观儋州东坡书院、东坡桄榔庵纪念馆、东坡井等,举办签名赠书等活动。中国苏轼研究学会东坡学校工作委员会向儋州市东坡中学“仰苏书屋”授匾并捐赠一批价值2万元的图书资料。

当晚,由海南省苏学研究会和东坡学校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全国东坡学校交流活动文艺联欢晚会”在儋州东坡书院内举办。眉山东坡小学等学校师生演出传承东坡文化的精彩节目。儋州调声演员与各地东坡学校教师欢快起舞,台上台下弦歌不绝。

(“第五届全国东坡学校交流活动文艺联欢晚会”在儋州东坡书院内举办)

交流活动期间,吴健理事长作东坡学校工作委员会理事会工作报告,对深入持续推进全国东坡学校传承和弘扬东坡文化,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新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吴健理事长作东坡学校工作委员会理事会工作报告)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