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止步,奋斗不停歇——海南大学学子的科研成长故事

青春不止步,奋斗不停歇——海南大学学子的科研成长故事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04 10:1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记者走进海南大学,了解到自2021年推出“完全学分制、协同创新中心、书院制”三大改革举措以来,学校实施了“一生一策”,鼓励学生进入学科交叉科研团队,开展科研训练和创新实践,旨在全方位推进学生综合培养。

如今,在海南大学,有这么一群青年,他们与科研为伴、与实践为友,以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在科研的道路上勇攀高峰。正值五四青年节,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不懈奋斗的日常,聆听他们精彩无限的成长故事。

周喆誉:“海大本科生也可以发顶刊”

“针对研究中卷积会导致模型无法很好捕捉到位置的相对信息,我们提出使用线性层,来模拟卷积扫描的过程,同时保证周围位置信息的独立性。”近日,海南大学朴诚书院2022级软件工程本科生周喆誉发表的论文“PSAC-6mA: 使用基于序列定位的自注意胶囊网络的6mA识别器”以第一作者刊发在《计算机与生物医学工程》上。

本科即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周喆誉说他很幸运。事实上,这份“幸运”得来并不容易。

刚进入大学时,周喆誉便对班主任张子龙老师表明自己想在计算机方面进行学习。经过老师的指导,他在大一下学期就系统地学习了深度学习有关课程,大二上学期便开始学习相关论文,并开始了第一个课题的研究。“刚开始只是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随着不断地学习、尝试,我发现6mA和非6mA之间的核苷酸组成偏好在不同位置上具有统计学上显著的特异性差异。”这一重要发现为其研究指明了方向。“老师对我的帮助也很大,经常凌晨两点还在为学生修改论文。”他说。

在科研初期的创新点寻找、研究过程中代码的编写以及投稿后文章的大改,都让周喆誉意识到自己需要不断地学习其他优秀的文章是如何设计和改进的。他说:“科研不能被自己的知识框住,一定要多上手去试一试。”

“这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我走上了科研道路”。对于下一步的计划,周喆誉表示没有计划发表更多的论文,而是更重视自己的基础。“之前看过很多书,觉得还是很有难度。这从侧面反映了我的基础可能还不太扎实,就想着再巩固一下。”他说。

倪世豪:“科技小院就是要为农民朋友真正解决问题”

“每当看到种下的一株株小苗顺利上架,心里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海南大学子衿书院2022级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倪世豪自豪地说。他目前已入驻海南白沙百香果科技小院。近日该小院入选中国农技协“最美科技小院”,倪世豪也获评“最美研究生”。

在科研方面,他参与了百香果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针对海南蓟马防治难的问题,他提出了更改喷洒农药时间、悬挂单层板等措施,保护果实健康生长。

“去年第一批果80%有蓟马叮咬的痕迹,这样收购商来收购时便会压价。在采取措施之后,今年的果基本上没有叮咬的痕迹。”倪世豪介绍道。

在日常工作中,他常用生动的比喻来为农民普及现代农业科技知识。起初,农民并不理解为什么要进行疏果。“果子生长得越多,它的养分就会越分散,我们要把有限的养分提供给比较优秀的果子,这样才能获得一个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倪世豪的生动解释下,越来越多的农民支持和理解了他们的工作。在这里,农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钱袋子”也越来越鼓。

对于科技小院这种培养模式,倪世豪十分支持。“可以在农业生产一线和农民打交道,做一些实事,感觉这种模式更接地气,效率更高、成果转换也更快。”他说。

“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有一种死磕到底的劲头,也必须不停地学习新知识。”倪世豪表示,他将继续扎根农业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吉小南:“突破检测时间的极限,也是突破自己”

吉小南是海南大学崖州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23级博士留学生,现从事PCR病毒检测方向研究,其所设计的PCR通过利用金纳米颗粒,降低了检测极限,将检测所需要的时间从一个小时降低至15分钟,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

“当DNA数量很少时,不便于检测,我们便利用DNA在体外95℃高温时变性会变成单链,温度为55℃时引物与单链按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结合,再调温度至DNA聚合酶最适反应温度(72℃左右),将DNA进行复制,DNA的数量增加,便可以减少检测所需要的时间。”吉小南介绍道。

当谈起在科研上遇到的困难,他说:“我不怕困难,因为难,没有见过,才能够去学习、去突破,才有所收获。”

吉小南表示,面对困难,他会去认真查看相关论文,如果不能解决,便去问导师,导师不能解决,再进行讨论,将问题一个一个分解,这样所有的难都变成不难。“我喜欢困难,困难意味着更快地发展。学生只要进行学习,而老师却要教学、写论文,也要学习。你如果选择困难,那么明天你可以从学生变成老师,这样才能更快地进步。”直面困难,吉小南也有自己的心得体悟。

在海南大学生活的每一天对于他来说是一样的,也是不一样的。一样的是,每天早上八点半到实验室,下午五点到七点锻炼,晚上十点半回宿舍。不一样的是,每天都能接触到不同专业的人,收获很多。吉小南表示,这得益于所在学院推行的“三交叉”模式,即宿舍楼内的学生实现学科门类交叉、学历层次交叉、中外学员交叉。不同文化背景,学科背景都会促进其在与同学互相学习借鉴中产生“化学反应”。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