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举行开幕大会。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当日举办的“打造亚洲增长中心”分论坛上表示,目前是亚洲发展的“黄金时代”,东盟更有可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如果中国对东盟全面开放,对亚洲来说会是一个巨大利好。”迟福林说。
一、如何更好的把亚洲打造成为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心?
当前,发展与冲突已成为全球面临着的突出矛盾。从西方来看,全球大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冲突、对抗成为西方大国之间的突出矛盾。西方的经济可能将保持2%的较低速度增长。从东方看,特别是亚洲地区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主要矛盾仍然是发展问题。估计未来10年,亚洲将保持5%—6%的速度增长;东盟也将在未来8年左右成长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在这个背景下,如何维护亚洲发展环境,有三个方面至关重要。
第一,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这是实现亚洲经济增长的首要任务。例如,我们正在倡议推进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一体化进程,这对构建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拓展亚洲合作发展空间、促进区域海洋治理都具有重要影响。要抓住未来10年中国与东盟经济快速增长的机遇期,尽快实现亚洲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突破。
第二,以一体化为目标推进地区开放。2023年10月,中改院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向东盟单边开放的“22条建议”,得到多方面的赞成。在我看来,中国推进向东盟的单边开放,是一个大趋势,将明显加速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也将加快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进程。此外,要加快推进中日韩自贸谈判。
第三,排除外部因素干扰。例如,中日韩自贸谈判进程远滞后于预期目标,主要原因在于域外因素的干扰。再例如,中国积极申请加入CPTPP,是中国推进制度型开放的重大举措,将倒逼中国制度性变革。作为CPTPP主导国的日本,也要排除域外因素干扰,在推进亚洲经济一体化的大局中考虑中国加入CPTPP问题。只有这样,亚洲经济增长才大有希望,也才能维护一个亚洲而不是两个亚洲的发展环境。
二、如何释放RCEP红利,激发区域发展潜力?
2022年,中改院牵头成立了RCEP智库联盟,目前成员涵盖13个国家18家智库;此外,中改院正在组织开展RCEP蓝色经济发展能力培训,并邀请RCEP区域内知名专家就促进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一体化开展研讨。在我看来,释放RCEP红利有三个问题很重要。
第一,尽快提升 RCEP规则利用率。目前,日韩对RCEP规则利用率较高。2023年底,韩国对日本出口中的RCEP规则利用率达到68.1%;调查显示,向中国出口的日企中,正在使用RCEP的企业占59.8%。作为地区增长的主要引擎,中国与东盟RCEP规则利用率偏低的矛盾突出。例如,2023年中国企业进口与出口中RCEP原产地规则利用率分别为4.2%、1.5%;东盟某些国家对RCEP规则利用率不足1%。初步估计,若中国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规则利用率达到韩国对日本进出口规则利用率水平,企业享受的税款减免额将达到1200亿元以上。这需要尽快提升企业对RCEP规则的利用能力,需要发挥政府的支持指导作用。
第二,推进RCEP规则优化升级。例如,原产地累积规则是RCEP的重大成果,是构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重大利好。问题在于,需要尽快实现由原产累积向完全累积过渡,明显降低企业享受此政策的成本。再例如,RCEP区域内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巨大。但受制于“正面清单+负面清单”的混合管理,区域内服务贸易发展潜力远未释放。这就需要加快实现RCEP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统一管理,这将对RCEP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强化对RCEP扩容等问题的协调。2022年,香港67%的对外投资流入RCEP成员;2023年,香港70%的货物贸易是与RCEP成员实现的。我建议,新加坡方面能否明确并以实际行动支持香港加入RCEP。这不仅有利于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也有利于发挥香港金融及专业服务业优势促进RCEP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这就需要RCEP秘书处加强对某些成员国的协调,并充分利用RCEP智库联盟等提出相关倡议建议,使香港尽快加入RCEP。
三、如何优化亚洲国家间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第一,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是大势所趋。由传统的经济全球化形成的产业链供应链正在被打破。从这个角度看,对美国力推的IPEF不要抱大的希望。亚洲地区要把握产业链供应链调整趋势,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网络。这就需要以多种形式的自由贸易推进以中国与东盟为重点的区域产业一体化进程。
第二,关键是推进RCEP服务贸易一体化进程。服务贸易是产业链供应链的“粘合剂”。从现实情况看,RCEP服务贸易发展滞后的短板突出。例如,2021年中日韩服务贸易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仅为10%左右;中国—东盟服务贸易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为7.1%。
第三,重在实现制度性对接。例如,能否在RCEP框架下制定实施统一的亚洲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目前,中国积极推进制度型开放与制度性变革,很大程度上是适应服务贸易开放的需要。再例如,推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需要跨国企业的区域投资布局。然而随着全球化格局的变化,中欧传统的自由贸易受到挑战。因此,中改院建议中国主动实施《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相关内容,目的就是要促进跨国企业在中欧间的投资。
未来几年,我们最需要面对的是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与东盟间如何以加快自由贸易进程,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
四、如何理解中国加入CPTPP的全局性影响?
推动实现RCEP与CPTPP的融合,对加速亚太地区自由贸易进程将产生决定性影响。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加入CPTPP,不仅将带动中国制度型开放与制度性变革,也将对促进RCEP与CPTPP的融合产生重大影响。
在我看来,下一步中国改革的最大动力来自开放。例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中,能不能在引进香港仲裁制度、允许企业自主选择法律适用、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方面实现重要突破。因此,我认为,开放是最大改革、最大发展、最大安全。
中国加入CPTPP,需要在以结构性改革为重点的相关改革上作出更多努力、实现更大突破。但中国加入CPTPP后,促进RCEP和CPTPP的融合、加速亚太区域自由贸易进程更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