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玩”起来!2024海南昌江春赏木棉红旅游文化活动正式启动

“酷玩”起来!2024海南昌江春赏木棉红旅游文化活动正式启动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1-09 18:0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月9日,2024海南昌江春赏木棉红系列旅游文化活动新闻发布会在海口骑楼举办,昌江“春赏木棉花”春季全域旅游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发布会上,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昌江、县旅文局局长洪少明对昌江的木棉文化特色旅游产品、精品旅游路线、各类精彩项目进行了宣传推介。

(新闻发布会主办方供图)

(新闻发布会主办方供图)

据悉,此次系列活动将从2024年1月持续至2024年3月,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围绕打造“海南西部一流旅游目的地”目标,以木棉花为载体,整合旅游资源,重点突出“赏花+旅游”、“体育+旅游”、“自驾+旅游”等特点。

据了解,本届春赏木棉红旅游文化活动以品牌节庆为导向,结合时下流行的户外、国风非遗、爱情、赶海、自驾游、摄影等元素,打造昌化江畔赏花酷玩季、2024“木”名而来——昌江木棉音乐美食节、2024年稻田音乐秀活动、第二届海南昌江“珍爱湿地·守护雨林”观鸟节暨全国“生物多样性之美”摄影邀请赛活动、2024年“润墨桑梓贺新春”阮江华山水画作品展活动、第十届“昌化江畔木棉红”全国摄影大赛活动、中国之路·海阔天空自驾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之昌江首发团活动等七大主题活动,旨在让游客全方位、多角度领略木棉满山红的壮观景象。

昌江县旅文局局长洪少明表示,截至目前,昌江县共有餐饮企业600余家,酒店70家,其中星级酒店5家,星级以下65家,共有5700多间客房。

“我县各级餐饮住宿企业商家已迫不及待、敞开怀抱欢迎各地游客前来。昌江将拿出最饱满的热情、最真诚的服务来欢迎八方来宾。”他说。

(新闻发布会主办方供图)

昌化江畔赏花酷玩季——开启潮玩春日

春来盛事,只为花忙。昌化江畔赏花酷玩季,从一月至三月,七个主题活动,包揽整个春日,一场与春天的约会即刻开启!

昌化江星空观赏露营节,将赏木棉花与当下流行的户外露营结合,一批特色帐篷露营基地加上房车营地,从白天到夜晚,精彩嗨不停,为游客们打造一个全天候的露营体验,在星空下度过难忘的露营之旅。

徒步酷玩森林活动,跟着当地村民探索森林,走过瀑布、河谷和森林,寻找17棵“孤独”的树,重拾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共同守护这片森林的美丽与神秘。

古风赏花非遗市集,打卡非遗商店、古风水上市集、木棉花糕制作、木棉花咖啡拉花表演等美食市集等,深度体验民族风情,感受古老文化的独特魅力。

美丽乡村生活节,将举行“木棉树下欧欧歌”,民族情歌对唱、民族乐队、竹竿舞等精彩表演等赏花互动,呈现了浓烈的黎族风情,这将是一场丰富的赏花感受、多元的文化体验盛宴。

木棉专线漫游昌江活动,打造花车与研学相结合的创新模式,“花卉研学+花车内游戏、购物、手工+木棉码头主会场赏花游玩”旅游专线,为游客们提供了一场兼具娱乐与教育的独特体验。

春季赶海暨落日露营音乐市集,联合咖啡品牌和咖啡手艺人共同打造一场落日咖啡节。咖啡表演、调酒表演、篝火晚会、落日电影和海边音乐会、路冲、街舞、涂鸦等精彩内容,让人们在海风吹拂下尽情享受美妙时刻。

“木棉花开爱情来”相亲主题活动,将在昌化江畔木棉码头举为寻觅爱情的人们打造一个木棉花下的浪漫约会地。活动现场设有甜蜜游船、徒步打卡、共赴美食宴等内容,设置随机抽卡配对、“爆甜心动”DIY礼物交换等互动环节,让参与者们在这片花海中尽情享受浪漫时刻。开启一段甜蜜而难忘的约会体验。

(新闻发布会主办方供图)

“嗨”玩不停,全方位解锁昌江木棉红

为满足市民游客春季出游需求,昌江县还串联山海风光、民俗文化、古镇名村、美食特产等特色资源,推出各特色“文化+”活动:

2024“木”名而来——昌江木棉音乐美食节,将以“美景+音乐+美食+美食”的形式,点燃昌江旅游“烟火气”。

2024年稻田音乐秀活动,以花为媒,以音会友,邀请黎族知名歌手、舞蹈乐队等轮番演出,共同聆听黎乡醉美音律。

第二届海南昌江“珍爱湿地·守护雨林”观鸟节暨全国“生物多样性之美”摄影邀请赛、第十届“昌化江畔木棉红”全国摄影大赛,两大摄影赛事,将邀请国内知名观鸟爱护者、摄影达人、旅游达人共聚昌江,用镜头传递昌江的风土民俗、纯美景致、美好生活。

2024年“润墨桑梓贺新春”阮江华山水画作品展活动,与阮江华先生一起用山水画的方式打开海南的大好河山。

中国之路·海阔天空自驾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之昌江首发团活动,将集结自驾游爱好者,一同海南环岛自驾到昌江,体验采摘、摄影、研学、美食、民俗、露营等,打破常规跟团游,开启全新旅游方式。

(新闻发布会主办方供图)

据介绍,花期信息、具体线路和游玩“攻略”等信息,将通过“昌江旅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

 

【责任编辑:胡晓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