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首个蓝碳生态产品交易完成签约

5月31日,海南首个蓝碳生态产品交易完成签约,交易碳汇量3000余吨,交易额30余万元,卖方为三江农场,买方为紫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本次交易的蓝碳生态产品,来自三江农场的红树林修复项目,由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实施。

海南首个蓝碳生态产品交易完成签约

来源: 海南日报
2022-06-01 12:5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一片人工补植的红树林,让海口市三江农场变成了“卖碳翁”!5月31日,海南首个蓝碳生态产品交易完成签约,交易碳汇量3000余吨,交易额30余万元,卖方为三江农场,买方为紫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本次交易的蓝碳生态产品,来自三江农场的红树林修复项目,由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实施。据预计,该项目在未来40年可产生9万余吨碳汇量,此次纳入交易的是该项目近5年的碳汇量。

这一蓝碳生态产品,是在省政府相关部门及海口市政府共同推动下,由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厦门大学、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三江农场等单位,依照国际认可的方法学共同开发,并由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完成审核。“卖碳”的收益,将投入到项目区红树林管护工作及周边社区和学校公益项目。

“我们此次所购买的碳汇量,将用于中和企业在办公等活动产生的碳排放。”紫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丘伟东说。

什么是蓝碳?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研究员吕淑果介绍称:“蓝碳是指由海洋生态系统吸收和存储二氧化碳而产生的‘蓝色’碳汇。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滨海生态系统都是重要的蓝碳资源。”

“海南发展蓝碳优势明显。”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社会学室主任、学术带头人阳平坚指出,海南是海洋大省,受权管辖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红树林、海草床、海产养殖等固碳条件得天独厚。此外,海南自贸港未来各类资源、信息的自由流动和汇聚也将为海南发展蓝碳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本次签约交易,是我省蓝碳资源价值转化的实质性突破,为把海南优质的生态资产转化为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资本做出了有益尝试。”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毛东利表示。此次签约,标志我省在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制度创新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并为国家探索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了海南方案。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近年来,海南积极推动“两山”转化,争当“双碳”工作优等生。巩固绿碳基础,加强蓝碳研究,实施一批蓝碳先导性研究项目,进一步探索、挖掘、发挥好海南“碳库”潜力,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展现海南亮色。(记者周晓梦 王培琳)

(周晓梦 王培琳)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