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椰子探索产业新风口 “椰”炼新味道

海南椰子探索产业新风口 “椰”炼新味道

来源: 海南日报
2022-03-16 20: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用生椰乳调配的椰乳咖啡。(受访对象供图)

原题:新口味、新市场、新优势,海南椰子探索产业新风口 “椰”炼新味道

海南椰子产品又上新了。

近日,许多海南人注意到,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出现了一组特别的海报:海南椰子品牌春光食品连发26条“郑重声明”,宣布新品椰汁面世。其机智、幽默的文案,让人们对这个有26年历史的海南椰子老品牌感到耳目一新。

实际上,不止春光食品,在这一波椰子饮品营销“出圈”前,海南椰子产业已有了新风向——紧跟年轻群体消费需求的生椰饮品走俏市场,椰子油、椰子口红、椰子面膜、椰壳活性炭等健康、时尚产品亦不断推陈出新。

研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海南做大、做强椰子产业,或许正迎来天时、地利、人和。

车间内正在生产椰味曲奇。(受访对象供图)

1

椰子产品还是传统味道?

No!生椰口味悄然走红,混搭咖啡、可可颇受欢迎

生椰拿铁、生椰斑兰、生椰椰冻……喜欢喝奶茶的海口市民吴晓筱注意到,近年来,在城市各类奶茶店、咖啡店,椰子元素越来越常见,其中生椰口味新品深受年轻消费者欢迎。

一份来自行业分析的《2022中国饮品行业产品报告》显示:在取样的40个茶饮品牌中,统计水果使用具体情况,椰子的使用频次占据首位。40个统计品牌中,有37个推出了椰子元素产品。

往前追溯,2020年8月,茶饮品牌喜茶上线生打椰系列饮品。根据《喜茶2020年度报告》,生打椰椰奶冻进入当年喜茶新品销量第五名。这也让整个茶饮行业看到了椰子的广泛应用前景,此后诸多品牌陆续用上了椰子原料。

2021年3月,瑞幸咖啡正式推广新品生椰拿铁,没想到上市1个月便卖了1000万杯,成为当季爆款饮品。

不过,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生椰系列饮品成“网红”爆款的背后,有一家海南本土椰子深加工企业——文昌南椰多年的默默坚持和努力。

“70后”吴启星是文昌南椰的第二代创业者。为推出创新产品,他申请注册了文昌南椰的子品牌海南椰萃。生椰乳便是海南椰萃研发的第一个新品。

“海南文昌是远近闻名的椰子之乡,我想改变人们对海南椰子产品的传统印象,让人们品尝到真正新鲜生椰的味道,基于我们有20多年深耕椰子产业的经验,也基于我国冷链运输系统的完善,所以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吴启星说,生椰乳由不同月龄的椰子水、椰肉拼配生榨而成,再利用冷冻锁鲜技术贮存,可以最大限度保留椰子的营养和“天然生味”的口感。

2017年,海南椰萃曾在三亚投资100万元开了一家测试门店,上架了招牌生椰乳,以及椰乳咖啡、可可椰乳等新式饮品,店里其他饮品制作需要用到的纯净水也全部换成椰子水。店内产品标价在20元至30元之间,明显高于市场一般饮品的价格,但消费者反馈却非常好。

“有年轻的母亲买给孩子喝,也有健身的年轻人一下子买好多瓶。”海南椰萃工作人员为此感到惊喜。

经过两年的门店测试,吴启星正式将生椰乳样品送给各企业,并于2019年4月,携海南椰萃品牌亮相Hotelex上海国际酒店及餐饮业博览会,得到多方认可。此后,国内各大饮品品牌相继推出生椰系列产品,海南椰元素迈向全国。

说起椰乳与咖啡的结合,也与海南的文化历史颇有渊源。

受南洋返琼华侨的生活习惯影响,咖啡消费在海南一直有大众市场。但由于海南咖啡豆的咖啡因含量高达2%-4.5%,比普通咖啡豆平均1%的咖啡因含量更高,加上特有的烘焙方式,制成的咖啡常需加入牛奶或炼乳来调和苦味。而椰子同样含有脂肪与蛋白质,吴启星想到用生椰乳代替牛奶,与咖啡结合。这一想法不仅开创了文昌南椰的新品类,也带动了椰子饮品的更新迭代。

此外,源于海南文昌的椰子油品牌三禾椰娘,近年来也不断推陈出新,在月饼、粽子等传统美食中加入椰元素,收获了一众粉丝,产品常常供不应求。

带货主播正在介绍海南椰子油产品。记者 袁琛 摄

2

“老字号”不懂现代营销?

No!“种草”文案迅速走红,老牌企业成互联网弄潮儿

尽管围绕椰子开发出了这么多新品,不少人对海南椰子产品的印象,还是椰子糖、椰子汁、椰子粉“老三样”。有人说,缺乏营销理念和手段,是海南椰子企业的短板。

果真如此吗?实不尽然。春光食品26条声明一发布,大家忽然发现,原来海南椰子不仅产品卖得好,在互联网圈层的营销也可以让人眼前一亮。

例如,网上传言春光食品要产椰汁,声明回应:“自信点,把传言去掉。”

有网友质疑椰汁兑水,声明则直接回应:“确实兑了一些水,兑的椰子水。”

有人说春光椰汁是炒出来的,声明就承诺:“是鲜榨出来的,不是炒出来的,不信你来工厂看。”

面对“别人做了30多年椰汁,你们会不会有点晚”的质疑,声明则幽默回答:“好喝的椰汁,早喝晚喝都好喝。”

……

这波营销文案,既有创意,又戳中网友的“嗨点”,还有对工厂生产原料、生产规模、生产线等品牌细节的自信植入,赢得了一波年轻受众的好感。

营销海报一出,社交平台上网友纷纷带话题讨论,短短一天时间里,阅读次数7717.3万次,讨论次数2.7万次。

决定在椰汁这条传统“赛道”上推出新品,春光食品做了些功课。“我们针对年轻消费者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发现很多人对健康饮品十分渴望,所以,抓住饮品健康化这一趋势,我们重点研发了减糖和‘0糖’产品。”海南春光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严欣表示。

这波椰子饮品营销收获成效,背后也有“天时”的推动。如今,以“95后”“00后”为代表的“Z世代”消费者正式步入社会,健康、品质消费成为市场主旋律。“天然”“营养”“健康”正成为各类饮品的主要卖点,植物蛋白饮料因而颇受欢迎。

有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植物蛋白饮料市场增速高达800%,远超其他饮料品类。在喜茶、瑞幸等茶饮品牌的推动下,椰子饮品在2021年成为饮品界的健康和潮流选择。

除了推出椰汁新品之外,春光食品还将椰元素融入零食产品中,研发出椰子脆片、椰子曲奇、椰子棒棒糖等多款椰味零食。

在不断开发新口味的同时,开网店、邀请“网红”直播带货、紧跟“国潮”风开发“海南范”周边文创产品、大量开办线下品牌店并入驻机场、市区的免税店……春光食品在线上线下的多元营销方式,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关注。

海南椰子加工企业车间内正在生产椰味零食。(受访对象供图)

3

原材料靠进口没有发展优势?

No!自贸港政策叠加RCEP,吹起全产业链发展东风

位于文昌市龙楼镇的春光食品椰汁工厂,今年春节以来一直处于忙碌状态。一批自国外进口的先进生产设备陆续试投产运行。

椰子素来是海南的一张特色文化名片,在海南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种植面积占全国椰子种植面积的99%,年产椰子2.6亿个。尽管如此,国内椰子市场需求巨大,近90%的椰子产品原料仍然依靠进口。

既然原材料基本都靠进口,是否意味着海南发展椰子产业不具优势?

海南春光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春光不这么认为。他透露,得益于今年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东南亚国家的椰子相关制品被纳入免关税范畴,国内包括春光食品在内的很多椰子加工企业,都直接在东南亚国家租地,种植椰子直供国内。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加快推进,海南发展壮大椰子产业还多了政策优势——不少椰子加工企业享受到了“零关税”政策的红利。

“看,这套进口的灭菌设备,可在0.1秒内瞬时达到灭菌温度,远远领先于国内大多数厂家灭菌需要75秒的时效,最大程度保持产品的营养成分和新鲜口感。”黄春光指着椰汁工厂的一套设备介绍道,这套价值4280万元的进口设备,被减免了税费398万元。

从生产原料到生产设备的免关税福利,让海南椰子加工企业充满了干劲。

黄春光说,此次春光食品以文昌为工厂基地,投资数亿元建设椰汁生产线,有了更好的生产设备,从原料到加工成成品仅需1小时,最大程度保留椰汁本真的味道。

此外,海南椰子产业具备全产业链发展优势,已是业内共识。用吴启星的话说,就是“一颗椰子来到文昌,一点渣都不会浪费”。譬如椰肉和椰子水用于生产生椰乳,椰壳被用来做椰雕工艺品或制作成活性炭,椰棕则被用于制作床垫。全产业链开发,无形中为企业节约了许多成本。

另一重不容忽视的优势是,海南文昌是著名的椰子之乡。“这里有独特的生态景观和深厚的椰子文化,人们爱惜椰子,也最懂椰子,所以这里有椰子品牌成长的文化土壤。”黄春光说。

就在毗邻文昌东郊椰林的清澜大桥桥头,有一座以展示海南椰雕文化为主的展览馆,可以让人集中感受文昌的椰乡文化。展览馆内,陈设了各类精美的椰雕工艺品,还有琳琅满目的椰子类产品,例如椰子油、椰味食品、椰壳活性炭,还有用椰子制作的各类化妆品和护肤品,例如椰子口红、面膜、精华乳等。

“海南有深厚的椰乡文化,更有建设自贸港的便利条件,吸引椰子产业集聚,也将是椰乡文化影响力的一部分。”海南椰雕文化展览馆负责人王娟表示。

当然,光有技术、政策、产业聚集和文化的优势还不够,想要真正做大做强海南椰子产业,还需要更多创新的产品和现代发展理念。

“百花齐放才是真正的春天。”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玉锋表示,在海南自贸港“零关税”政策下,海南椰子企业既要充分发挥优势,也要进一步整合东南亚海外资源,以全球优质热带农产品为原辅料,做大做强食品加工业、食品零售和服务业、“旅游+”产业,实现三产融合创新发展。(记者 李佳飞)

【责任编辑:徐锟】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