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试验田” 激荡新动力

海南坚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改革创新充分释放自贸港红利,惠及企业、人才和群众。如今,通过制度集成创新疏“堵点”、消“痛点”、提速度,一项项办事流程的速度纪录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正不断被刷新。

创新“试验田” 激荡新动力

来源: 人民网
2020-11-29 18:2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一艘远洋巨轮办理完所有登记程序需要多长时间?此前,这个过程需要花费52个工作日。

9月23日,31.9万吨“远华洋”号巨轮,这艘国内登记的最大载重吨船舶在建成当天就办结所有海事、船检、交通港航政务服务事项,正式入籍“中国洋浦港”,创造了船舶登记工作全国新纪录。

这样破纪录的速度,源自于一项名为船舶登记“一事通办”的改革:海南将船舶从建造到投入运行所需要办理与船舶登记相关的海事政务事项作为“一件事”,实行“一窗受理、协同审批、无缝衔接、全程服务”,打造高效船舶登记的“海南模式”。该制度创新案例,也入选了海南自贸港第九批制度创新案例。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时指出:“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成熟一项推出一项,行稳致远,久久为功。”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制度集成创新工作,将其作为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抓手。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出台以来,海南制度集成创新动作不断——第一届“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创新奖”出炉;《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行动方案(2020-2022年)》印发;海南自贸港第七、八、九批制度创新案例公布,连续获得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等海内外重要媒体报道;海南自贸港首个园区制度集成创新改革方案发布……

目前,海南省累计推出了9批91项制度创新成果,涉及营商环境、“放管服”、产业发展、园区开发、社会管理、民生保障等领域。这些制度创新成果的落地实施,有效地激发了全省市场主体的活力,并有力地助推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顺利开局。

提效率——

开启自贸港建设“加速度”

工地上机器轰鸣,林立的塔吊下,体育馆、教学楼、生活区等建设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11月20日,海南日报记者走进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见到的是这样一派忙碌的景象。

得益于“五位一体”园区成片开发流程再造新模式的显著效果,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将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时间缩短约19个月,这一做法也入选了海南自贸港第九批制度创新案例。

“试验区2019年11月底确定了概规中标单位,次年4月就完成了控规批复和首批9个项目的可研批复,9月启动基础设施建设。”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管理局规划建设部部长周聪介绍,中标企业联合体从规划编制到施工服务“一竿子插到底”,创造了园区成片开发的“自贸港速度”。

海南坚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改革创新充分释放自贸港红利,惠及企业、人才和群众。

省委书记刘赐贵指出,要在自贸港建设中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机构改革、高质量高标准招商引资、高端紧缺人才政策、“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管理体制等课题,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抓紧取得成果,为自贸港建设行稳致远提供制度保障。

如今,通过制度集成创新疏“堵点”、消“痛点”、提速度,一项项办事流程的速度纪录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正不断被刷新。

分散的33项审批流程整合优化为6项,审批时间由之前的100个工作日整合为20个工作日。这是国土空间用途审批“多审合一”改革带来的速度提升——

该项改革通过整合用地、用林、用海等审批事项,对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行政审批制度优化再造,构建“多审合一”审查机制,简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审批事项,实施“多验(测)合一”工作机制,将投资项目落地效率大大提高。

原本至少需跑5趟、累计耗时56个工作日的审批过程,被缩减至最多跑1趟、不超过10个工作日办结。这样的速度和便捷来自游艇等船舶证书“多证合一”这项改革——

三亚市和海南海事局将七本涉客船舶所需证书和五本游艇船舶所需证书,统一成《三亚辖区船舶管理证书》,所有证书有效期限统一为五年。实施“一网通办”,试行“电子证照”,审批时间压缩近82%,且提交申请材料最多可减少19项,每艘船舶节省运营成本约1万元。

《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海南加速以制度创新深挖改革潜力、助推改革推进、倒逼改革落地,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6月1日至10月31日,新增市场主体数量14.52万户,同比增长率15.96%;新设外资企业数量281户,同比增长80.86%。

促开放——

让海南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此前,不同审批系统用户信息不互通、信息重复验证、资料重复提交等,是众多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设立和投资过程中常见的烦心事,但海南国际投资‘单一窗口’的设立,将这些问题悉数解决。”海南海宸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业务顾问陈怡漫在服务国际客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海南国际投资“单一窗口”的必要性和创新性。

陈怡漫所在的海南海宸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和岛外关联企业,每年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投资咨询和登记注册等服务。公司通过海南国际投资“单一窗口”,已先后帮助20余位外国客户快速办理了注册登记等业务,涉及英国、美国、意大利、阿根廷、厄瓜多尔等国家和地区。

今年8月13日正式上线运行的海南国际投资“单一窗口”,整合招商、市场监管、项目审批等13个部门20个政务系统,将企业设立登记、变更、注销、社保登记、签证证件办理等179项投资服务整合到一个窗口,实行“一个账户、一次注册、一套密码、一组资料”管理模式,全流程缩减企业提交表单材料55%,缩减审批时限和环节近70%。

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际投资“单一窗口”之后,海南还设立了人才服务“单一窗口”,让政府多跑腿、群众少跑路,拉近国内外企业与海南的距离。越来越开放的海南,正以各项创新的制度,不断提升着国外友人对她的美好印象。

自由贸易账户下外资股权投资便利化监管的创新,正在促使外资股权投资机构在海南集聚——

三亚市依托新设外资股权投资公司,利用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投融资汇兑便利,突破现行外汇额度限制灵活增加外资股权投资规模,打通了外资股权投资便利化通道,为企业提供了更高效灵活的跨境金融服务,利用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推动收汇、结汇和汇划便利化操作,实现更快时间、更低成本和更简流程,满足外资企业需求。

外国人工作、居留许可联审联检一体化制度,让越来越多来琼就业的外国人感受到了工作的便利——

通过这项改革,海南首创外国人工作、居留许可联审联检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成“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系统(海南版)”,并集成创新跨部门审批制度。实施制度创新以后,海南对在琼外国人申请工作许可、居留证件实现了“一次提交、一网联审、一窗办理”,基本做到了同步申请、同步审批,审批时间一般不超过7个工作日。

随着各项创新制度的发力,凭借着改革创新带来的高速度高效率,让越来越多境外人士感受到海南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增幸福——

让人民群众在自贸港建设中受益

创新带来的发展红利不仅仅体现在营商环境上,同样让普通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生活上的便利和幸福的提升。

林海生是三亚亿源轩宇酒店的一名司机。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随着工作量的减少,他有了大把的空闲时间。此时,一项名为“旺工淡学”旅游业人才培养项目让他眼前一亮。

“工作学习两不误,而且自己不用花一分钱,这是多好的机会!”林海生说,他利用三亚中瑞酒店管理职业学院的线上平台,学习了职业综合礼仪、酒店管理等课程。

培训结束后,海南迎来了全面复工复产。紧接而来的“五一”“十一”假期,也让海南旅游迎来了复苏。三亚各大酒店房间爆满,林海生在培训中学到的技能在此时也派上了用场。“拥有更多知识和技能,未来才有更多出路。”他感慨地说。

如今,越来越多类似“旺工淡学”旅游业人才培养项目这样的制度创新,实实在在地为改善民生加力,在自贸港建设中不断提升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以往,社保医保关系的转移,需要回外省原工作地养老、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开具《参保缴费凭证》、办理转出手续,然后再在海南提交转入申请,申请人需要来回跑、时间长。但海南省推行的人才社保关系转移“一次申请、全程代办”的改革,人才办理转移业务只需在一个窗口办理,填写一张申请表,提交一张委托书,剩下的事情就交给社保经办机构全程代办。

制度创新,也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看得见的安全感——

社会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的创新,整合了全岛信息管理、社会管理、口岸监管等多个系统,创新建设、综合应用雷达、光电等多种前端感知手段,汇聚融合各类数据资源,构建从态势感知到大数据研判再到联勤联动高效应急处置的全链条、系统化、集成式综合防控体系。

生活更便利,安居又乐业——海南正通过制度集成创新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并期待与更多人共享自贸港建设带来的红利。

重集成——

通过系统集成充分释放自贸港红利

8月3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海南自贸港创一流营商环境动员大会,在这场海南史上规模最大的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对获得第一届“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创新奖”的18个改革和制度创新项目进行了表彰。

这次受到表彰的改革和制度创新项目,有的被中央充分肯定,有的获得全国通报表扬,有的被中央相关部门在全国复制推广。其中,开展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建立全天候进出岛人流、物流、资金流监管系统,立法推行重点园区极简审批改革3个改革和制度创新项目获一等奖。

自贸港建设更加注重创新的系统集成,对政策和制度体系整体要求更高。

省长沈晓明指出,自贸试验区强调制度创新,海南自贸港强调的是制度集成创新,改革的强度和力度更大。要在“集成”上下功夫,把相关制度创新有机融合、协同集成,来解决新的问题、形成新的效应,而不是简单叠加。

在制度集成创新的路上,海南虑之愈深、谋之愈远、行之愈笃。

今年9月,海南自由贸易港首个园区制度集成创新改革方案《海南自由贸易港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制度集成创新改革方案》出台,国外已上市、国内未上市的临床急需特许药械审批时限由27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

10月下旬,海南发布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行动方案(2020-2022年)》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任务清单(2020-2022)》,提出了18项领域、60项任务。不仅包括了党政机关设置、法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还涉及了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

这份清单,不仅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制度集成创新进行了系统部署,还为海南自贸港“总蓝图”增添了更多的细节,让人对未来的海南充满遐想与期待。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负责人介绍,下一阶段,海南省将紧扣《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行动方案(2020-2022年)》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任务清单(2020-2022)》任务要求,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制度集成创新,以制度集成创新的成果,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行稳致远,久久为功。

(本报海口11月28日讯)

(李磊)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