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与东南亚合作进程

迟福林建议,深化海南自由贸易港与新加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由此共同促进“南海经济合作圈”,意义十分重大。该论坛由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主办、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中国南海研究院合办。

迟福林: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与东南亚合作进程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0-08-08 15: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新网海南新闻8月7日电(记者 王子谦) “海南-新加坡线上专家研讨会”6日在海口召开,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院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发表演讲时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将成为中国国内市场与以东南亚为重点的区域市场重要连接点,将在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区域经贸合作、人文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

迟福林说,当前面对全球性、区域性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复杂变化,需要加快构建海南自由贸易港与东南亚国家的交流合作大网络,携手应对贸易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合力做大区域经贸合作的“蛋糕”,共同打造泛南海经济合作圈。海南在此环境下大有可为:

加强数字经济合作,携手共建海南自由贸易港与东南亚数字自由贸易区。他建议合作共建数字自由贸易区,率先在跨境电商、数字支付等领域取得双方合作的“早期收获”;积极开展数字技术、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服务等项下的自由贸易;探索在数据确权、数据认证、数据定价、数据监管、数据交易、数据安全等领域形成区域性标准规则。

以邮轮旅游为重点推进海南与东南亚共建泛南海旅游经济合作圈。以邮轮旅游为重点共建泛南海旅游经济合作圈,有利于加快形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市场双向开放、人文交流全面开展的新格局。例如,建立区域岛屿邮轮旅游合作体,推动实现客源共享和互送,邮轮航线的联合营销等;借鉴APEC商务旅行卡的成熟模式,探索发起泛南海岛屿旅游卡发展计划;加强海南和东南亚地区航空港、海港方面的合作,强化海洋旅游服务的标准对接,构建海南与东南亚地区的海洋经济大走廊。

促进海南与东南亚地区间热带农业项下的自由贸易。随着海南“零关税”与原产地规则等政策的落地,东南亚国家的农产品及加工制品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迟福林建议,进一步破除农业投资和农产品贸易的隐性壁垒,加快市场双向开放、技术合作、标准对接、监管协同的进程,率先实行农业项下更高标准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合力打造集种植、加工、包装、保鲜、物流、研发等于一体的跨境农业产业链。

迟福林建议,深化海南自由贸易港与新加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由此共同促进“南海经济合作圈”,意义十分重大。当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在行政体制、立法体制、司法体制等重大基础性制度安排方面需要研究学习新加坡的经验。

该论坛由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主办、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中国南海研究院合办。(完)

(王子谦)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