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由贸易港一周:开局就是决战 起步就是冲刺

6月1日,新华社先后播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指示、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在新华社专访中,刘赐贵着重介绍了海南自贸港将如何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表示“欢迎全世界投资者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

海南自由贸易港一周:开局就是决战 起步就是冲刺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0-06-08 19: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据海南日报客户端丨文/巨灵伸臂 炎荒壁天

6月1日,新华社先后播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指示、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

到6月7日,海南进入自由贸易港时间恰好一周。

回顾这一周海南的新闻事件,能清晰地感受到自贸港建设的脉动,紧锣密鼓、蹄疾步稳,一系列的密集行动,呈现出“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拼搏干劲。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干事创业的劲头,必将成为高质量高标准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行稳致远的有力保障。

把认识转化为行动,不负重托

在第一时间,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自贸港建设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精神,研究我省贯彻意见。随后,省四套班子和全省各级党委党组也分别召开会议,集中学习贯彻。

学习贯彻,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刘赐贵说,要充分认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党中央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的重大意义。

这一周,刘赐贵分别接受了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等媒体专访,从不同角度更加具体地阐释了对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认识。

在新华社专访中,刘赐贵着重介绍了海南自贸港将如何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表示“欢迎全世界投资者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

在《光明日报》专访中,刘赐贵表示,海南自贸港不止是海南940多万人民的自贸港,更是全国14亿多人民的自贸港。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自由贸易港,不仅要让海南人民有强烈的获得感、幸福感,还要让全国人民以及来海南投资兴业、创新创业的各国企业和人才共享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红利。

让全国人民增强获得感、与全世界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的自贸港,才是中国特色自贸港的应有之义。

光有认识远远不够,从认识到行动,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强调了几个方面:

作风上,最大程度凝聚全省上下力量,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把准方向、敢于担当、主动作为;

重点上,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以只争朝夕的作风和钉钉子的精神确保干一件成一件;

行动上,以超常规的认识、举措、行动和实效,全力应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海南自贸港建设“三个大考”、答好“三张答卷”;

会议还就贯彻落实提出十点要求,并逐项明确了责任部门和单位:

一要对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广泛开展学习培训;

二要坚持行稳致远、久久为功,逐项推动各有关工作事项;

三要以“智慧海南”建设为抓手,为高质量高标准推进自贸港建设打牢基础;

四要加快推进海南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规划建设;

五要以只争朝夕的态度落实好早期安排;

六要狠抓项目引进、项目开工和项目竣工;

七要着手研究到2025年前每个年度的分解目标任务;

八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抓;

九要营造开放、公平、安全、便利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十要加强党的领导。

这就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任务和抓手。

在把自贸港从总蓝图变成实景图的过程中,海南已经画好了路线图、施工图。

目标只有一个,高质量高标准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行稳致远、久久为功,决不辜负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的重托和厚望。

不负重托,海南已经扛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把平台打造成高地,只争朝夕

自贸港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分步骤分阶段推进。当前的重点,是落实早期安排,争取早期收获。

总体方案在2025年前早期安排中提出,在洋浦保税港区等具备条件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率先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进出口管理制度。

海南自贸港11个重点园区就是这样的载体和平台。

以海南生态软件园为例,以数字经济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增长势头强劲,一季度税收合计8.12亿元,逆势同比增长34.88%,贡献了其所在的澄迈县56.5%的税收。

6月3日上午9点20分,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口江东新区等11个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园区挂牌仪式在全省各地同步举行。刘赐贵及省长沈晓明共同为海南自贸港海口江东新区揭牌。

刘赐贵在挂牌仪式上要求11个重点园区,以超常规的认识、举措、行动和实效,把园区打造成:

自贸港实施早期安排、实现早期收获的展示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高标准发展的示范区;

制度集成创新的先行区;

“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和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的样板区;

开放、公平、安全、便利、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标杆区;

国内外资本、人才和各类高端要素的集聚区。

在挂牌仪式结束后,刘赐贵、沈晓明等省领导在海南自贸港海口江东新区调研时对园区下一步建设发展提出要求:

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要以优化园区服务为突破口,深入梳理园区制度体系;要承接好省、市县政府下放给园区的权力。

重点园区动起来,自贸港建设跑起来。

6月2日,海口江东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对外办理业务,承接391项海口市级管理权限;

申亚金融大厦、中交海南总部基地项目、中粮大悦城公寓、保利国际广场、太平金融产业港、大悦环球中心,海南自贸港三亚中央商务区的6个总部经济项目正加快建设;

海南自贸港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举办超级眼科发布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等嘉宾将出席活动……

11个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正以超常规的行动抓好政策落实,以超常规的实效推进早期安排、争取早期收获。

海关总署发布公告,海南自贸港洋浦经济开发区率先试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货物进出境管理制度;

“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政策落地,首艘以“中国洋浦港”为船籍港注册的“中远海运兴旺”轮获颁船籍证书。

“管得住”才能“放得开”。目前,省委省政府已初步确定在若干个重点产业园区先行先试自贸港政策,将把四至范围、功能定位、准入清单、园区配套、行政管理、监管模式六个方面工作做扎实,努力把重点园区打造成为新的开放高地,为早期安排做好充分准备。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当前园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优化服务,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

6月1日下午,省委副书记、省长沈晓明在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后,紧接着召开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

这项工作多么重要不言而喻。

联席会议要求,市县要高度正视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定期通报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制度,继续抓好督察问题整改,必须整改到位;通过制度集成创新树立营商环境标杆。

营商环境关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全局,没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再好的政策也难以落地。

时不我待。各重点园区围绕园区服务“快”字、“简”字上下功夫、拼内力。

6月2日,海口江东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对外办理业务,承接391项海口市级管理权限。该中心采取“互联网+行政审批”模式,实现省市“互联互通、一网通办”,园区“一门受理、一窗办结”,全面推行承诺准入制、特别“极简审批”等举措,保障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6月3日,首批港澳台侨服务工作站在海口江东新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洋浦经济开发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等5个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挂牌。工作站以园区管理部门为依托,为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来琼投资创业提供政策咨询和沟通协调服务。

6月3日,境外中资企业商(协)会联席会议与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海南自贸港重点产业投资机遇推介会通过云视频方式举行。海南国际经发局与境外中资企业商(协)会展开合作,将在全球16个国家设立境外联络点。

6月4日,海南自贸港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联合琼海市科工信局在园区举办国际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培训会,为园区企业宣传介绍优惠政策。企业无需东奔西走,管理部门就将服务送到门口……

有两类新设机构特别值得关注:6月1日,海南国际仲裁院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在海口揭牌设立,境外调解员占三分之一,充分吸收国内先进机构的调解制度,同时引入《新加坡调解公约》相关内容,在制度设计上与公约保持有效衔接;

6月5日,海南省引进和新设立律师事务所集中颁证新闻发布会在海口举行,为近10个月来引进和新设立的57家律师事务所集中颁证。

海南自贸港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第一条就是法治化。

更让人值得期待的是,“海口城市大脑”获得IDC2020年度亚太区智慧城市大奖行政管理类最佳智慧城市项目。作为“智慧海南”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口城市大脑”构建了全市统一的云平台,通过数据融合实现了交通、政务、医疗、文旅、城市治理等5大领域、多个智慧应用场景创新,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智慧城市治理机制。

那么,已经启动的“智慧海南”建设,将带来哪些更美妙的应用场景、更优良的营商环境?

另一个广受企业欢迎的创新是:海口市全面推行为新开办企业免费提供印章刻制服务。

一枚小小的印章,成为海南自贸港送给所有参与建设市场主体的欢迎礼物。

把关注升华到参与,抢抓机遇

战略之重大,布局之深远,贯彻之坚决,海南自贸港自然引来万众瞩目、全球关注。

“热线从来没有这么火爆。”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全球投资服务热线4008-413-413几乎被打爆,热线服务官们每天都忙到晚上11点才下班。

除国内投资者外,来电咨询的还包括来自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咨询方向涉及政策、投资机遇等方面,集中在贸易、金融、高新技术、医疗健康、船舶、能源交易、旅游、消费、跨境电商等领域。

作为我省“百国千企”计划的首个载体,去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的全球贸易之窗,来电咨询的人数同样猛增。

和投资者嗅觉同样敏锐的中外媒体,高频率、大篇幅地对海南自贸港建设进行报道,让世界目光更加聚焦海南。据不完全统计,6月1日至4日刊播的关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报道中,中央主要媒体稿件900多篇次,境外稿件210多篇次,省内新闻报道稿件1840多篇次,新媒体和融媒体策划产品120多个,网络累计阅读量超过10亿次。

在移动端,自媒体也掀起了“海南自贸港热”。各大网媒平台上,海南自贸港有关信息都被置顶或弹窗推送,其中包括多条阅读量超千万的刷屏爆款。脸书、推特等海外社交平台上,国外网友纷纷留言表达对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期待。

在一片热切的目光当中,已经有许多人在短短时间里将关注付诸行动,抢抓机遇准备大干一场。

总体方案公布第二天,省委书记与两家世界知名企业会谈:世界最大机场免税商杜福睿集团、世界知名能源服务商壳牌集团。这只是其中的代表,他们背后还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已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希望在海南自贸港投资的意愿。

两个细节挺有意思。与杜福睿集团董事、全球首席执行官胡里安·蒂俄斯是“云”会谈,杜福睿集团总部及区域总部多位高管分别从瑞士总部、澳大利亚、香港、上海等四地视频连线海南。新闻里说,他们表达了对海南自贸港发展前景的高度看好、对投资海南的强烈兴趣和实地到海南洽谈合作的强烈意愿。

与壳牌集团执行副总裁、壳牌中国集团主席张新胜是在海口面对面的会谈。张新胜说,今年首次出差就到访海南。

谈了什么?刘赐贵强调了三句话。一是海南自贸港建设充分体现了“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重要承诺;二是我们将始终坚持开放、安全、公平的原则;三是敞开大门欢迎全球的市场主体和各类人才来海南投资兴业、创业就业。

他还对有意愿来投资的全球投资者提出一个建议:学习习近平主席“4·13”重要讲话、中央12号文件精神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深刻理解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任务使命,结合实际、找准定位,积极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

这不是对外宾的客套话,而是有的放矢的。比如,刘赐贵对胡里安·蒂俄斯说,海南背靠中国14亿人的大市场,吸引全球资源,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努力提升全国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这是中国特色自贸港的应有之义,也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广阔机遇。他希望杜福睿集团推动海南免税品与国际市场在品牌、品种、价格上“三同步”,不断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这个免税品“三同步”,在6月4日与中国旅游集团举行会谈时再次被提及。

从近年世界免税品市场的发展来看,自2012年中央赋予海南离岛免税特殊政策以来,作为海南离岛免税最主要经营主体的中旅集团,迅速跻身国际免税品市场前列。今年以来,随着疫情对世界航空业的巨大冲击,以及中国率先稳定控制疫情,中旅集团已经坐上了国际免税品市场的头把交椅。

在这样的背景下,总体方案提出将海南离岛免税限额提升到10万元,对每个免税品头部企业而言,都是巨大机遇。

硬币的另一面,则是中国消费者可以通过海南自贸港这个“窗口”,极为便利地获得国际上的优质商品,再也不用大费周章、大包小包地从海外“带货”。

这两点,跨国企业已经意识到,中国企业更是十分清楚。正如新闻中中旅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万敏所说,中旅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对集团总体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和部署,自觉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承担起更加重要的责任。

其中体现了央企的勇担重担,也反映出市场的集体自觉。

早已在海南深度布局的复星国际表示,将不断加大在海南的投入,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发展导入更多合适的优质产业,打造更多持续引领海南产城升级的标杆项目。

更多还没有进入海南的企业在积极抢滩自贸港。在6月3日举行的境外中资企业商(协)会联席会议与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海南自贸港重点产业投资机遇推介“云视频”会议上,来自新加坡、日本、韩国、印度、乌兹别克斯坦等50多个国家的境外中资企业商(协)会会长和成员企业代表。“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对于印度人来说可谓‘喜大普奔’,几家医药企业已经准备到海南考察,有意设立企业。”印度中国企业商会会长王永林的心情只能用网络词汇形容。

省市场监管局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6月1日至5日,全省新增市场主体实现快速增长,其中新增企业同比增长178.54%;不少领域新增市场主体大幅增长,其中,教育同比增长333.3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80.25%。

众人拾柴火焰高。

(巨灵伸臂)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