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时!1700公里!2万斤菜!“80后”夫妻三亚出发驰援武汉

2月1日凌晨3点,一辆载满2万余斤爱心蔬菜(黄秋葵和黄瓜)的大货车驶入了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中午12点多,辗转3个地点,这批来自三亚爱心企业捐赠的驰援武汉的蔬菜,交到了武汉人民的手上。

36小时!1700公里!2万斤菜!“80后”夫妻三亚出发驰援武汉

来源:海南日报 2020-02-03 22:4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据三亚发布

  2月1日凌晨3点,一辆载满2万余斤爱心蔬菜(黄秋葵和黄瓜)的大货车驶入了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中午12点多,辗转3个地点,这批来自三亚爱心企业捐赠的驰援武汉的蔬菜,交到了武汉人民的手上。

  千里运送蔬菜驰援武汉

  “终于送到啦!平安卸完货啦!”此次运送爱心蔬菜的货车司机高祥、吴清云夫妇终于舒了一口气。从三亚到武汉,行程1700多公里、历时36个小时,这对来自河北唐山的夫妇完成了一次“最美逆行”。

  今年30岁出头的高祥和吴清云是河北唐山人,今年他们在东北、湖南、广东、深圳、海口和三亚之间从事货运工作。1月30日前,他们打算带货到北京再回老家看父母和孩子,但当三亚市爱在天涯义工社相关负责人找到他们帮助运送一批爱心蔬菜到武汉时,他们毅然接了这笔订单。

  2月1日中午1时,记者致电时,高祥和吴清云正在返程。“当时接这笔订单时,怕吗?有顾虑吗?”“顾虑当然是有的,毕竟武汉疫情严重,但是想到他们需要物资,我们也想为武汉出点力,更希望疫区人民生活早日恢复正常。”高祥说,一开始的时候心里有点害怕,但到达装货的地方时,看见不少爱心人士捐赠物资和眼里的期待时,他心里没有那么担忧了。

  夫妻俩拉上爱心菜,一路辗转到武汉

  1月30日下午五点半,载着2万余斤的蔬菜物资,高祥夫妇启程了。

  30日晚上10时许,他们的车上了船。“现在高速路到处都封闭,我们走了好多弯路。”吴清云说,一开始出发的时候,因为走的是小路,每个路口都堵路,他们绕了不少路。

  “一路畅通吗?”

  “我们下船的时候已经是31日凌晨一点半左右。”吴清云说。一开始过各个路口时,工作人员向他们收取费用,当告知对方是往武汉运送物资时,在核实车辆信息后,工作人员给他们免费通行。

  这一路,夫妻二人一天只吃一顿饭,睡了3个小时。

  “因为高速路不好停车,一路上吃饭都在车上,在高速服务区休息了一会。”吴清云说,一路上高祥开车,她在车上做饭,到了服务区,两人匆忙吃了点饭,休息一会,又继续赶路。

  从三亚到武汉,因为绕路,他们一共花了36小时,中间停了3次车:上船一次,打水一次,做饭一次。

  “上了船后,我们吃了一桶方便面,一直到31日中午,吃了点蛋糕,到了服务区,停了一次车,打了一壶水,上了一次厕所,就想着尽快把货物平平安安送到。”吴清云说。

  “困吗?”

  “困,困了我们就停车休息,因为不能疲劳驾驶。”

  2月1日凌晨,高祥的车子下了高速,到达武汉,他和妻子都流泪了。

  “想到医务人员能吃上放心菜,我们心里暖和”

  “路上的车辆少了,武汉更是冷清无人,当车子进到武汉境内时,我俩满是眼泪和心酸,以前的武汉热闹繁华,如今却是冷冷清清。”吴清云说。

  凌晨3点,他们的货车到达了此次目的地第一站—华中科技大学,工作人员把防疫服及口罩都给他们准备好了,随后他们将蔬菜物资一一送往第二站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和第三站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

  累吗?一站一站地送。

  “不累,想到医务人员能吃上放心的菜我们心里暖和!”高祥说,一路上都有爱心人士接应他们到目的地,节省了不少时间。“目前,武汉属于封闭状态,货车不好走,有人带着也方便。”

  2月1日12点多,卸完货,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工作人员给高祥和吴清云拿来盒饭,他们在车上吃了起来。

  吃完饭后,下午1时,高祥和妻子返程。

  “武汉的高速路口都给封闭了,工作人员给我们通行证,他们拍照以后才让我们出去。”吴清云说。

  “返程的路,一辆车也没有,心里酸酸的。”吴清云跟记者说返程的高速路路况,她希望武汉能早点恢复以往的面貌。

  “下一站,去哪?”

  “我们还不知道要去哪,哪里需要,我们就去哪。”高祥说,他们在三亚秋葵协会那里留了电话,并告知对方,需要时他们还去支持武汉。

  “不回老家了,我妈打电话说家里封村不让我们回去。”问及完成“任务”后的打算,吴清云说,虽然很想回家,也已经答应孩子过节回去看他们,但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只能“食言”了。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