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赵彦春教授主导完成的《白居易诗歌全集英译》正式出版,并同步在加拿大发行。这部涵盖20卷、完整收录唐代诗人白居易3062首诗作的英译本,实现了中国古典文学外译领域的系统性突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海南自贸港走向世界搭建起重要桥梁。
作为《全唐诗》中存诗数量最多的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以宏大的题材广度、深厚的思想内涵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然而,长期以来,英语世界对其诗作的译介多为零散选译,难以构建完整的文化形象,其历史地位与文学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展现。
“译介中国文化经典,不只是学术工作,更是文化使命。”赵彦春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推出全集英译本既是填补学术空白的责任,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举措。
在翻译理念上,团队坚守“诗译为诗”的原则,力求在保持原作意境、结构与韵律的基础上,让英文读者获得完整的审美体验。“译文必须对作者负责、对读者负责,学术逻辑要忠实、语言呈现要准确、文化表达要不失其魂。”他强调,古典诗歌翻译需兼顾语言学分析、文学鉴赏与哲学逻辑,唯有准确理解原文,才能实现真实再现,避免“译文再优美也失其本”。
二十卷译本的完成不仅面临庞大的工作量,更需突破诸多学术难点。古汉语的凝练性、结构灵活性与语序多变性,使得部分句式被学界视为翻译“无人区”,常出现“语义断裂”“语序倒置”“形象跳脱”等问题。团队通过跨语言比较、语义分解、形而上学语言模型等创新方法,对难点逐一拆解,恢复诗句的逻辑结构与原意。以类似古汉语“结构移动”特征的翻译为例,团队摒弃简单直译,深入挖掘文本背后的哲学语境与文化内涵,避免经典思想因误译产生整体偏差。
该成果的出版不仅是白居易研究的重大突破,更对国际汉学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全集为全球白居易研究、唐诗研究及跨文化文学研究提供了系统性基础,让这位世界级文学大师被更全面、准确地理解。值得关注的是,尽管白居易本人未到过海南,但这套译本让其诗歌与海南结下跨越千年的缘分,成为海南自贸港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
据悉,海南大学团队已完成李白、杜甫、王维、寒山等多位诗人全集的英译工作,苏东坡诗文全集英译正在推进中,下一步将启动《全唐诗》英译工程,该计划涵盖两千余位诗人、数万首诗歌,对世界认知中国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在人才培养方面,海南大学正构建中国古典文学翻译、注释、文案传播、多媒体呈现“四位一体”的建设体系,培育兼具翻译能力与跨文化传播素养的新型人才。
赵彦春表示,海南自贸港正处于封关运作关键时期,海南大学凭借区位优势与学术力量,有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样板。“文化交流需要长期积累,我们将持续在学术研究、译介出版和文化推广中发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被更广泛、更深入地理解。”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编辑:陈博文 通讯员:陈思甜、傅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