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基建材料优质供应成为关键支撑。近日,海南省属国企海钢集团旗下海南六水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全省首个大型净化砂厂——金牌港净化砂厂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这一填补省内产业空白的标杆项目,不仅标志着海南在海砂资源规模化、规范化开发利用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更以科技赋能打造河砂、机制砂优质替代方案,为自贸港基建材料供应开辟全新路径。
据了解,金牌港净化砂厂选址临高县金牌港工业园区东港区,总投资超7000万元,占地约29亩,配备2条高端智能化生产线,核心嵌入海砂净化脱模专利技术。单套设备每小时产能达250吨,年设计产能预计突破100万吨,远期规划扩容至400万吨,可充分满足大规模基建项目持续用料需求,为自贸港重大工程建设提供稳定材料保障。
核心技术层面,项目创新构建六道环保精洗工艺体系,形成全流程闭环处理模式:通过滚筒筛预筛去除大块杂质,经螺旋洗砂机粗洗、轮式洗砂机细洗逐步剥离泥沙,再由脱膜混合器深度去除有害成分,最后通过清水脱水一体机完成精洗。依托智能化检测系统与精准工艺参数控制,成品净化海砂的氯离子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颗粒圆润度、含泥量及杂质控制等关键指标均达到甚至优于高品质建筑用砂标准,完全适配高端建筑工程、重大基建项目对骨料的严苛要求,成功破解传统海砂“难利用”难题,成为河砂、机制砂的优质替代选择。
作为海洋资源循环利用的科技示范项目,金牌港净化砂厂实现了海洋工程疏浚物向高附加值建筑骨料的转化。一方面,通过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动疏浚物清洁化、高值化处理,减少固废堆积带来的环境压力;另一方面,以技术创新缓解海南自贸港建设中优质建筑用砂供应不足的痛点,为区域基建提供稳定可靠的高端替代材料,生动诠释了“科技赋能绿色建材产业”的发展理念。
业内人士指出,该项目的试生产不仅填补了海南省大型净化砂产业的空白,更为全国沿海地区海砂资源规模化开发利用提供了可借鉴的“海南经验”。随着项目远期产能逐步释放,将进一步夯实海南自贸港基建材料保障基础,为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