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上午,第16届亚太物理学术会议在海南海口隆重开幕。本次会议由亚太物理学会协会和中国物理学会联合主办,海南大学承办。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亚太物理学会协会副主席向涛主持。亚太物理学会协会主席崔亨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张杰,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等嘉宾出席并致辞。
(向涛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前,张杰院士特别主持了对已故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的默哀与追思环节。张杰回顾了杨振宁推动创立亚太物理学会协会并担任首任主席的卓越贡献,强调其科学精神将激励与会学者不断前行。全体与会者肃立默哀,表达深切哀思。
(崔亨準致辞)
崔亨準在致辞中代表亚太物理学会协会对杨振宁的逝世表示最深切哀悼,同时对参会学者表示欢迎,并对海南大学承办会议表示感谢。他指出,亚太地区已成为全球物理学研究与教育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本届会议不仅为学者提供了分享最新科学成果的机会,也为拓展人脉、深化友谊搭建了重要平台,期待会议推动亚太物理学领域的创新发展。
(张杰致辞)
张杰代表中国物理学会向全体参会者致以热忱欢迎,并对海南大学的辛勤组织工作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本届会议为亚太地区物理学家提供了交流思想、展望未来的重要平台。面对全球性科学挑战,唯有坚持开放包容、深化国际合作,才能汇聚智慧、共促发展。他期待会议成为启迪思想、凝聚共识的桥梁,推动物理学在交流互鉴中不断进步。
(骆清铭致辞)
骆清铭代表海南大学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科研平台、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跨越式发展,通过牵头组建“热区高校联盟”、承担多项国家科研任务,持续推动物理等基础学科创新发展,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与国家战略。他诚挚邀请海内外学者与海南大学携手合作,共同探索科学前沿,促进学术进步。
本届会议为期5天,共设立10个分会场,覆盖粒子与场、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与光学等多个前沿领域。会议期间还将举办女物理工作者、物理与人工智能、国际量子科学技术年、与物理编辑面对面等专题报告会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叶朝辉、詹文龙、潘建伟、陈仙辉、谢心澄、蔡荣根、龚新高、封东来、金奎娟,海南大学副校长陈骏,以及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50余位物理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此次盛会不仅展现了亚太地区物理学的蓬勃活力,也为未来合作与创新注入了新动力,有望对全球物理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 | 郑子亮、王一钦、苏承玲、邱采奕、陈愿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