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琼韵绽新花:大致坡琼剧文化节的传承与蝶变

十年琼韵绽新花:大致坡琼剧文化节的传承与蝶变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0 20: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海南自贸港建设蹄疾步稳,琼剧这一古老的地方戏曲艺术正焕发着新生。历经十年耕耘,大致坡琼剧文化节已从地方性庆典活动,蜕变为守护与创新琼剧艺术的重要文化品牌,成为推动传统艺术与现代魅力深度融合的关键力量。2025年,以“十年琼韵,风华正茂”为主题的文化季系列活动,通过名家汇演、数字化传播与创新教育项目,让这门传统戏曲成功赢得新一代观众青睐,奏响传承发展新乐章。​

(陈素珍专场演出)

(琼剧盛典晚会)

十年风华:从地方活动到文化名片​

回溯十年历程,大致坡琼剧文化节的成长轨迹清晰可见。2016年创办之初,它仅是当地弘扬琼剧文化的一次尝试,而如今已成为海南文化领域的一张闪亮名片。十年来,文化节始终以传承琼剧艺术为核心,不断丰富活动形式、拓展影响力,不仅吸引了全省乃至全国琼剧爱好者的关注,更在推动琼剧艺术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琼剧在新时代的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琼剧进校园)

人才培养:新声代撑起琼剧未来​

艺术的传承,人才是根本。大致坡琼剧文化节自创办起,便将人才培养置于核心位置。首届琼剧大赛便汇集全省27支专业与民营剧团,搭建起交流竞技平台,促进了琼剧从业者间的协同发展。2017年推出的“新声代大赛”,更是成为发掘新秀的关键举措,成功挖掘出刘修修、阮丹青等一批年轻艺术家。这些新秀凭借清亮嗓音、细腻表演及对传统美学的现代表达,迅速在琼剧界崭露头角。值得一提的是,“新声代大赛”参赛者年龄跨度从6岁至75岁,生动展现了琼剧艺术代际传承的活力。​

(琼剧新秀演出)

2025年文化季期间,“名家新秀演唱会”成为亮点活动。舞台上,年逾花甲的琼剧名家与少年新秀同台献艺,大师倾囊相授技艺,新秀展现蓬勃朝气,形成传统与创新的精彩对话。“看到这些年轻人才,就看到了琼剧的未来。”一位资深琼剧艺术家感慨道,“他们尊重传统却不墨守成规,在学习经典的同时,更渴望创作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琼剧精品。”​

传统新唱:让琼剧融入时代潮流​

为拉近与当代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距离,大致坡琼剧文化节积极探索“老戏新唱”,为琼剧注入时代活力。在教育领域,美兰区多所小学试点开设“古诗词琼剧戏歌”课程,将唐诗宋词融入琼剧旋律。孩子们在吟唱诗词的过程中,自然而然掌握了琼剧的主要语言——海南话。来自非海南话家庭的学生黄书琪,通过这门课程不仅爱上琼剧,还能用海南话进行基本交流,如今常为家人表演诗剧选段,搭建起代际文化沟通的桥梁。这种“以戏带语,以歌传文”的模式,为青少年中振兴地方传统文化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数字化手段则为琼剧传播插上翅膀。“大致坡周末剧场”借助网络直播,单场演出线上观看人数超5万人次,既连接了散居各地的海南游子,慰藉其乡愁,也让琼剧艺术走向全国观众,不少网友在直播评论中表达对琼剧的惊喜与喜爱。此外,文化节与海南省博物馆合作推出“琼剧戏台”项目,游客在参观历史文物后,可欣赏到《红色娘子军》等改编成琼剧的现代经典选段,实现静态文物与动态表演、历史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丰富了文化消费体验。​

(琼韵盛典)

扎根社区:筑牢琼剧文化根基​

琼剧的生命力源于基层群众,大致坡琼剧文化节始终注重扎根社区,让艺术回归大众。自 2019年起,众多琼剧名家主动走进近50所学校,开展讲座与示范教学,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琼剧艺术的种子。2021年启动的“琼韵有理响”活动,更是创新琼剧社会价值实现方式,将《港迎万象》等原创琼剧作品与自贸港政策宣讲相结合,用乡音乡韵解读政策,实现了艺术欣赏与知识普及的双赢,让琼剧成为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文化纽带。​

(琼剧新生代大赛)

自贸新篇:琼剧迈向世界舞台​

“在海南自贸港推动双向文化交流的背景下,琼剧肩负着展示中国文化自信的使命。”海南省琼剧院一级编剧陈艺天表示,十年来,大致坡琼剧文化节通过融合传统表演技艺与现代传播技术,不仅实现了琼剧形式的更新,更推动了其内涵的发展。如今,琼剧正以文化使者的身份,在自贸港建设中向世界讲述海南故事、传递中国文化魅力。​

十年耕耘结硕果,琼韵新声传四方。大致坡琼剧文化节的十年历程,是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实现复兴的生动实践。站在新的起点,这门古老艺术必将在创新与交流中焕发更强活力,书写更加璀璨的未来。​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