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9月25日陵水电(记者 王卓琼 陈博文 马萌萌)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的清水湾30米至40米深的海底,一座海底机房正安静地运转着,这标志着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的成功运营,为我国“陆数海算”开启零碳算力新模式。
海南省提出了海洋经济发展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促进海底数据中心研发及建设。而北京海兰云海底数据中心项目正是由海南省国资委牵头引进,落地陵水的海洋新基建类项目。
项目自2022年启动,分三期进行,计划完成100个数据舱的建设。建成后,将为“东数西算”提供重要补充,同时向东南亚等“一带一路”国家延伸,为海南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目前项目一期于2023年11月建设完成,今年2月海南海底智算中心集群启用。
公司目前聚焦海上风电融合型海底数据中心研发与建设。
随着数据公司需要时延要求越来越严格,物理距离不能过长,大部分发达城市都聚焦在沿海地区,科技公司也聚焦在这些发达城市。相较于陆地数据中心,海底数据中心海底数据中心由岸站、海底光电复合缆、海底分电站及海底数据舱组成,使用海水自然冷却,具有PUE值低、能效高、模块化建设、 快捷部署(90天)、布放海底节约土地以及高可靠性免维护等优点。海底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故障率仅是传统陆地数据中心的八分之一。
海兰云公司在上海的布局也取得了突破。项目位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沿海水域,是全国首个海上风电融合型数据中心。项目开创了将可再生能源与计算基础设施结合的新模式,以应对全球对低碳计算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预计今年十月中旬落成并投入使用。
新型的数据中心将支撑包括云计算服务,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达模型。比如,海兰云在海南省项目支持阿里云将其服务器放置在海底舱内。
海兰云海底数据中心海南示范项目总经理蒲定表示:“我们相当于‘数据开发商’,建造了很多‘算力商铺’,为不同用户提供适配的运营环境。随着海南岛封关运作带来更优质的营商环境,将会有更多用户享受到我们的服务。”
蒲定表示,随着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对智算中心的需求也不断扩大。预计到2030年AI计算的需求增长500倍,通用计算的需求增长10倍。海底数据中心的探索,助力我国在全球数字基础设施竞争中抢占先机。
(北京海兰云海底数据中心项目落地陵水的海洋新基建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