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之年,也是中缅建交 75 周年。8月4日,缅甸贸易中心(海南)揭牌仪式在海口举行。此次活动由缅甸贸易中心(海南)与海口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海南省工商联(总商会)、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等多部门共同支持。
这一标志性事件不仅是中缅深化经贸合作的重要阶段性成果,更是海南深度融入 “一带一路” 建设、共绘国际合作新图景的生动实践。作为连接中缅资源与市场的关键平台,该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激活双边在珠宝玉石、农业、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潜力,为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仪式现场,中缅政商学界代表齐聚。缅甸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吴丁貌瑞、缅甸商务部贸易发展与展览事务局局长邓伦武等缅方代表,海口市副市长冯勇、海南省外事办公室副主任王云飞、海口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主任杨义等中方领导,以及免税、金融、珠宝玉石、农产品、物流等领域的企业代表与专业机构嘉宾出席活动,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海口市副市长冯勇在致辞中表示,海南自贸港建设五年来成效斐然,新设外资企业8098家,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境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97%,已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
他指出,缅甸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关键节点国家,其宝玉石、椰子等特色资源与海口产业定位高度契合。依托海口综保区政策优势,双方将重点推进三大领域合作:一是打造翡翠玉石全链条产业生态;二是构建 “缅甸种植、海南加工、全国销售” 的农产品跨境产业链;三是探索光伏 “设备出口+智慧能源解决方案” 新模式,推动合作从 “硬联通” 向 “软联通”“心联通” 全面跃升。
缅甸驻华大使吴丁貌瑞在致辞中回顾了中缅建交75年来的深厚友谊,高度肯定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务实合作成果。他表示,缅甸贸易中心(海南)的成立是响应中缅共建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将为缅甸优质产品通过海口进入中国市场搭建高效桥梁,同时为中国企业在缅甸的投资创造便利条件。他强调,期待在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的加持下,中缅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切实惠及两国人民。
海口综合保税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宋豪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后,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海口综保区将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与缅甸贸易中心实现深度联动,在推动两地贸易合作方面推出系列举措。在创新重点商品交易模式、优化通关便利化流程方面,针对缅甸珠宝玉石等特色商品,海口综保区将依托自贸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政策,构建灵活的交易体系。其中,将探索翡翠原石等商品先入区,开展保税公盘交易,待通过市场化竞价确定价格后再完成申报手续。这一模式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原石因品质差异导致的入区价格难确定问题,还能借助综保区的监管优势,保障交易过程的规范透明,有效降低企业交易风险。同时,海口综保区将强化保税仓储与分拨服务能力,为缅甸商品提供全周期物流支持。据悉,缅甸商品入区后可依法享受无存储期限限制的政策红利,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库存周期,进一步提升经营灵活性。
据悉,缅甸贸易中心(海南)是经缅甸联邦共和国商务部正式授权,在中国海南省设立的中缅贸易促进综合性服务平台,也是缅甸商务部在全球的第四个授权中心。该中心于2025年中缅建交75周年成立,由中缅两国企业联合运营,是两国政府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快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载体。该中心将承担企业对接、贸易促进、政策解读等功能。
站在中缅建交 75 周年与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历史交汇点,缅甸贸易中心(海南)的成立具有特殊意义。作为海南对接缅甸及东南亚市场的重要窗口,据了解,未来,该中心将与海口综合保税区等多方联动,以自身为纽带深化跨境贸易、绿色能源、人文交流等合作,推动中缅合作提质升级,为 “一带一路” 高质量发展贡献 “海口智慧”“海南力量”。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