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正加快推进智能化城乡通信微管廊项目建设,旨在破解“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城市管线治理难题。据悉,项目计划建设1.9万公里,总投资约95亿元,预计2028年底全部投入使用,将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坚实的通信基础设施支撑。
7月29日,海南省(文昌)智能化城乡通信微管廊共建共享现场推介会在文昌铺前镇召开,海南省通信管理局及各大通信企业代表参会。据介绍,项目施工范围已覆盖海口、三亚、文昌、万宁等13个市县,各标段按计划有序推进,部分区域已初见成效。
当前,海南部分区域管线建设存在弊端:路面反复开挖形成“马路拉链”,造成资源浪费和市民生活不便;架空线网如“空中蜘蛛网”,既影响城市美观又存在安全隐患,尤其在台风多发的海南,管线事故频发对通信安全构成挑战。
“智能化城乡通信微管廊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举措。”海南智联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于长江表示,该项目作为乡镇地下管道综合走廊,集成段点追踪、远程监控等科技功能,可实时掌握管线运行状态;能容纳广电、通信、公安天网、交通监控等多类管线,实现资源整合;通过统一规划建设管理,降低维护成本,且管线改造施工便捷,减少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同时还获得国家政策支持。
据悉,该项目由海南智联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入全部由企业自筹,每公里投资约46万元。项目服务于三大电信运营商及政府相关部门,可满足6家机构同时使用,设有专门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是保障城乡通信的“生命线”,计划覆盖海南全行政区域。
目前,项目已通过招投标确定央国企总包施工单位。建设过程中,将严格遵循工程标准,加强质量与安全管控,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及社区,同时秉持生态优先原则,注重环保节能,确保项目与环境协调发展,为海南自贸港提供高质量通信保障。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