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科大学中外学子热议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共话机遇,同盼发展

海南医科大学中外学子热议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共话机遇,同盼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25 21: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24日下午,海南医科大学西英格兰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中外学生自发组织观看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新闻发布会相关内容,并围绕这一重要发布展开热烈讨论。

来自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坦桑尼亚、加纳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结合自身学习生活经历,畅谈对海南自贸港未来发展的期待,展现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外学子对国家战略的共同关注与深度思考。

“海南正加快转变为创新和开放的枢纽,繁忙的港口、多元的文化交融让我倍感振奋。”来自巴基斯坦的临床医学专业大五学生刘畅(Haseeb)对海南自贸港的未来充满期待,“我很想知道相关政策会给日常生活带来什么变化,比如商店里会出现哪些新产品,又会有哪些新的发展机会。这里不仅是贸易的窗口,更是文化融合的舞台。”

印度尼西亚留学生林晗(Oland)从教育国际化角度分析道:“我认为封关运作将吸引全球顶尖院校前来合作,有助于提升海南的学术声誉。更灵活的签证政策也为国际学生提供了留在海南发展的可能,我们期待成为海南长期建设的参与者。”

坦桑尼亚学生阿卜杜勒(Abdulrazak Amrankagi)关注经济与就业领域。他认为:“自贸港建设将促进投资与人才流动,尤其在医疗、旅游等领域会创造新的机遇。便利的签证政策让国际人才更容易融入,这对海南经济多元化发展至关重要。”

巴基斯坦学生文强(Akash Qadar)则强调了政策对创新创业的推动作用:“全岛封关运作后,海南的开放环境能够激发商业活力,我们留学生可以引入国际经验与商业模式,参与医疗、科技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中国学生们立足专业,对未来发展有着清晰展望。2023级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纪然结合医学教育谈到:“封关运作将加速国际医疗资源引进,博鳌乐城先行区的发展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全球顶尖技术。学校加强全英文课程和交流项目建设,正是为了培养国际化医疗人才铺路。”

2024级医学影像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朱麒凯从经济与民生角度分析:“‘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管理模式将提升要素流动效率,未来海南不仅会成为贸易枢纽,更会成为生活便利化、服务国际化的标杆。”

讨论中,留学生们普遍提到自贸港政策对个人成长与中国发展的双重意义。刘畅表示:“海南的自然和文化底蕴正在与现代化发展相融合,我们既是这一过程的见证者,也是受益者。”

林晗期待道:“这里将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而我们有幸参与其中。”

文强感慨道:“中国的这一政策,体现了对国际合作的开放态度和坚定承诺,进一步提升了全球形象。”

海南医科大学第三联合(护理与西英联合)党委副书记徐芳芳勉励中外学子:“希望大家珍惜时代机遇,既要做自贸港建设的见证者,更要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学校将一如既往地为同学们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

海南医科大学第三联合(护理与西英联合)党委书记张万科表示,此次热议活动展现了中外学子对国家战略的高度关注,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国际合作,助力学生成长为自贸港建设的生力军。

(留校国际学生在六期公寓文化体验室观看新闻现场)

(参加西英格兰暑期交流营的中国学子热议自贸港封关运作)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 | 虞凯惠)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