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四史”教育与思政课创新,在青少年中传承改革开放精神,“改革精神 薪火相传——海南省大中小学改革开放史教育”公益项目启动仪式暨首场活动于7月11日在海口举行。该项目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指导、海南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来自海南省政府部门、高校及大学生支教志愿者协会的120余名师生代表参与活动。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海南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会长苗树彬,海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王芙丽,海南琼台师范学院副校长林琛发表致辞。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教授受邀为首场活动作改革开放史讲座。
启动仪式上,苗树彬表示,“加强海南大中小学生改革开放史教育,有利于传承改革精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新人。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和海南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愿发挥作用,积极参与和服务海南大中小学校改革开放史思政教育。”王芙丽表示,本次公益活动是社会力量助力思政教育的典型范例,与我省“资源共享、师资共建、实践共育”的原则高度契合。民政部门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支持海南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与四大区域联盟共建资源平台,打造“场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林琛代表三所高校发言并表示,期待通过本次公益活动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宝贵精神财富,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教育和专业教育中,共同探索大中小学改革开放史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新路径、新方法。
随后,迟福林教授以“了解历史,把握未来,增强改革自觉——改革开放:青年的责任与机遇为题”,从“为什么开展改革开放史教育”“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贡献”“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青年决定改革开放的未来”等方面,深入浅出,向在座的青年学生讲述了解历史。迟福林院长在讲座中寄语道,青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未来,了解中国历史要了解改革开放史,了解改革开放史才能把握基本国情,从而才能了解、参与、推动改革。
海南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王玲主持了本次活动。活动现场还组织师生代表参观中改院院史馆和中国改革开放史料展,由中改院改革开放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娟带领讲解。后续,基金会将会举办系列面向海南大中小学的改革开放史教育公益活动,并探索智库社会力量支持“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大中小一体化改革开放史思政教育。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