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海南海洋欢乐世界度假区内洋溢着特殊的喜悦——EEP(欧洲濒危物种繁育计划)首只中国籍小海豚“灵宝儿”迎来一周岁生日。这场由园区精心策划的生日庆典,不仅见证了濒危物种人工繁育的突破性成果,更展现了中国在海洋生物保护领域的科学实践与责任担当。
周岁庆典:温情仪式见证成长印记
生日会现场,海豚水下画廊区域化身温馨打卡点,媒体代表、游客及科普博主齐聚一堂。保育员通过生动讲述,还原了灵宝儿从出生时的“海洋宝宝”成长为1.3米“活力少年”的点滴:从初次尝试捕食到热衷与饲养员玩泡泡,从对环境的好奇探索到主动与人类亲近,每一个成长瞬间都凝结着保育团队的心血。在璀璨的点灯仪式中,灯光如星河般铺展,嘉宾齐唱生日歌,园区董事长刘小鸥亲手切开定制蛋糕,将这份来自中国的繁育喜悦传递给现场每一个人。活动尾声,游客与灵宝儿隔空“同框”,定格下人与海洋生物和谐共处的温暖画面。
繁育奇迹:中国技术破解欧洲濒危物种繁殖难题
作为EEP计划中首只诞生于中国的海豚,灵宝儿的诞生堪称国际濒危物种保护的里程碑。2024年,欧洲11年未受孕的海豚“娜雅”在海南海洋欢乐世界成功分娩,打破了该物种在欧洲繁育停滞的困局。如今,灵宝儿日进食量达1公斤,活泼好动的它不仅是园区的“人气明星”,更成为中欧科研合作的鲜活样本。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灵宝儿的健康成长,依托于一套“中国方案”:国内首家动物界“三甲医院”蓝海保育救护中心提供24小时医疗监护,4390立方米水体的海豚庇护所配备智能防浪、恒温系统,可抵御台风等极端天气,而完善的海水循环与专属育儿池,则为幼豚打造了模拟自然的成长环境。
保护实践:“零野捕”原则下的生态守护
作为国内唯一加入EEP与欧洲动物园和水族馆协会(EAZA)的园区,海南海洋欢乐世界始终坚守“零野捕”底线,所有大型海洋哺乳动物均为馆生后代或长期圈养非野捕个体。这种“以繁育替代野外捕捉”的模式,既推动了濒危物种保护,也为公众搭建了近距离了解海洋生物的科普窗口。
据悉,这个暑期园区推出“上天入海酷爽狂欢节3.0”,游客不仅能与灵宝儿“面对面”,还可通过系列互动项目感受海洋保护的生动实践。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