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 | 华侨城云南多维发力 绘就文旅融合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图景

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 | 华侨城云南多维发力 绘就文旅融合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图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22 21: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22日,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之际,云南这片神奇的土地再次成为关注焦点。这里最高海拔6740米,最低海拔仅76.4米,复杂地貌与丰富气候交织,形成北热带至高原气候区的7种气候类型。尽管云南面积仅占全国4.1%,却坐拥"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物种基因库"等美誉,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据重要地位。

作为深耕云南的文旅央企,华侨城云南公司始终秉持"生态大于天"理念,以文旅融合为抓手,积极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新路径。通过场景展陈、研学教育、艺术创作等多元形式,推动"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的生态智慧落地生根。

场景筑基:打造沉浸式生物多样性立体展陈

华侨城云南公司旗下文旅项目覆盖滇中至滇西北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构建起一座座活态"生物多样性博物馆"

昆明世博园作为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如今植被覆盖率高达76.7%,守护着2500余种植物,成为200余万株植物基因的"安全库"。漫步其间,游客既能享受赏花观叶的惬意,也能近距离感受生物多样性之美。

(昆明轿子雪山的杜鹃花花海)

"滇中第一山"昆明轿子山,海拔2300米至4100米的垂直带谱上,生长着滇中地区最大的天然杜鹃花园。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景区携手科研机构,建成100亩高山杜鹃园,培育128个品种、2万余株杜鹃,形成完整的高山杜鹃基因库。随着观鸟季的到来,260余种鸟类将为景区增添灵动色彩。

此外,拥有多元地质生态景观的九乡旅游区,以及代表高原雪山生物多样性的香格里巴拉格宗等项目,都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为公众打开认识自然的窗口。

(九乡旅游区)

研学赋能:培育生态保护新生力量

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华侨城云南公司积极探索生物多样性价值转化,整合旗下景区资源,开发特色研学课程。依托昆明世博园植物资源、昆明轿子山立体生态、九乡旅游区溶洞奇观等特色,将自然科普与亲子研学深度融合。

昆明世博园打造涵盖24类活动的研学课程体系,孩子们可以在植物研究所通过显微镜观察绿绒蒿,在非遗工坊用植物染料创作。昆明轿子山以垂直气候带为脉络,设计生物多样性、地质演变等研学主题。九乡旅游区则将课堂搬到亿年前的地质遗迹现场,让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昆明世博园·植物拓印体验)

艺术传声:以文艺作品传递生态理念

华侨城云南公司充分发挥文化演艺优势,用艺术语言展现云南生物多样性与文化特色。

2021COP15第一阶段会议开幕式上,其旗下演艺股份公司(云南省歌舞剧院)带来的《金鸟银鸟飞起来》《快乐拉祜》等节目,通过少数民族服饰上的自然符号和鸟兽图腾,生动展示云南生态之美。

今年登上2025央视春晚的原创舞蹈《太平有象》,以傣族舞蹈为基调,讲述大象北迁南归的故事,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近年来,《望山》《森灵》《鹇》等一系列作品,都在用艺术诠释云南生物的蓬勃生命力,通过审美体验引发情感共鸣。

从植物基因库到生态廊道,从自然教育到文化演绎,华侨城云南公司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将生态理念融入文旅发展全过程。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旅居云南"实践,与各方携手,共同绘就万物和鸣的生态画卷,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张玉菊 谷文帝 华侨城云南各项目 供图)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