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云南省第四季“新时代检察故事汇——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活动在昆明举行。全省10名检察官分享的典型案例,以法律利剑维护公平正义,用司法温情化解民生难题,展现云南检察工作的责任与担当。经评选,这些案例分别荣获“云南省最佳检察办案故事”及“云南省优秀检察办案故事”称号。
故事1. 15年的正名之路
讲述人:唐圆圆(德宏州盈江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一名青年因行政机关操作失误,被错误录入“全国禁毒信息系统”长达15年,就业、出行饱受限制。盈江县检察院通过走访核查锁定错漏,不仅为当事人恢复清白,更搭建大数据监督模型,排查出6条疑似错误数据,推动16条信息全面纠错,实现“个案监督”到“类案治理”的跨越。
故事2. 被冒名十八年的婚姻
讲述人:王旭东(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景洪村民玉罕被外籍女子冒用身份登记结婚18年,在行政诉讼时效已过的困境下,景洪市检察院通过户籍比对、档案核查锁定证据,组织公开听证推动民政部门撤销错误登记,督促公安处罚骗证行为,并推动三部门完善外籍婚姻审查机制。该案入选最高检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典型案例。
故事3. 阿丽姐弟的“重生路”
讲述人:韩静(丽江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宣传教育办公室主任)
阿丽一家突遭变故,76岁奶奶无力抚养孙辈,姐姐辍学、阿丽面临失学。丽江市检察院联动浙江玉环检察院,筹集11万元救助金,建立“检察+政府+学校”监管体系,开展心理疏导与长期回访,让山区儿童重拾求学希望。
故事4. 检护民生 一路同行
讲述人:马玉琳(大理州祥云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祥云县103户村民为解决出行、运输难题违规修路,面临起诉。检察机关兼顾法理与情理,对村民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协调将256万元罚款降至23万余元,通过异地补种修复生态,并推动公路立项,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需求双赢。
故事5. 消失的新郎
讲述人:安映蓉(曲靖市富源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王慧枝网恋被骗3.4万元,“新郎”婚礼当天失联。富源县检察院以扎实证据突破嫌疑人心理防线,追回3.6万元款项,并联合妇联建立妇女救助机制,通过普法宣讲从源头防范婚恋诈骗。
故事6. 让英雄“归队” 让忠魂安息
讲述人:李柚岑(红河州开远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红河州检察机关发现军地共管陵园存在烈士与非烈士墓混同问题,启动公益诉讼程序,联合军事检察院历时3个月完成221冢坟墓核查,认定76座烈士墓。协调400余万元资金完成迁葬,捍卫英烈尊严。
故事7. 离不掉的婚
讲述人:戴晓虹(保山市腾冲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
李丽因前夫使用虚假身份登记结婚,16年无法离婚。腾冲市检察院在行政和诉讼途径均遇阻时,组织公开听证推动民政部门撤销错误登记,彻底解除困扰其多年的婚姻枷锁。
故事8. 穿透黑暗的光
讲述人:麻慧博(昆明市富民县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
目睹父亲杀害母亲后,13岁的小丽陷入困境。富民县检察院启动司法救助,联合多部门提供3万元救助金、心理疏导及生活保障,还开通“未检邮路”,为未成年人撑起法治保护伞。
故事9. 分不清的遗产
讲述人:杨锦(文山州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周阿姨因儿子遗产纠纷与儿媳对簿公堂,再审申请被驳回后向检察机关求助。文山州检察院经五轮调解促成和解,联动法院确认协议效力,用司法温情化解家庭矛盾。
故事10. 安商暖企护发展 一枝一叶总关情
讲述人:李丹(普洱市澜沧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景迈山茶农岩某的茶厂因行政机关执法瑕疵濒临倒闭。省检察院专案组介入调查,既指出茶厂未批先建问题,也督促纠正行政机关越权审批、逾期处罚等过错,最终促成货币补偿协议,实现遗产保护与企业发展的平衡。
这些故事以真实案例映照法治力量,诠释云南检察“民有所呼、检有所应”的初心,为社会公平正义筑牢坚实防线。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