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诗会”在海南澄迈举行,共探自贸港语境下海洋诗创作

“渡口诗会”在海南澄迈举行,共探自贸港语境下海洋诗创作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21 20: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月17日,由《诗刊》社、海南省作家协会、中共澄迈县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海南澄迈·渡口诗会”文化活动正式启动,同期举行“古渡新篇:自贸港建设语境下的海洋诗创作研讨会”,来自全国的30余位诗人、学者、评论家齐聚澄迈,共话诗歌创作与文化传承。

澄迈地处海南岛北部,因古县治老城的澄江、迈岭而得名。历史上,这里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登陆和离开海南的重要驿站。苏轼曾在此留下“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等千古名句,其写下的《澄迈驿通潮阁》更是以“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的细腻笔触,描绘出澄迈的壮美风光与游子心境,为这片土地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在致辞中指出,澄迈作为东坡文化的重要承载地,是历史与文化的交汇点。“如今的澄迈渡口虽已不见当年荒驿孤舟,但潮声依旧,诗意长存。举办诗会既是对先贤的缅怀,更是对文化传承的坚守,让诗歌韵律在这片热土持续焕发活力。”

中共澄迈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广俊表示,以“渡口”为名举办诗会寓意深刻。“渡口既是出发的起点,也是归来的港湾,承载着现实与精神的双重意义。澄迈将以诗会为平台,深化省际乃至国际文化交流,让海南故事、澄迈声音借助诗歌传播得更远。”

活动期间,与会诗人、学者围绕“古渡新篇:自贸港建设语境下的海洋诗创作”展开研讨。诗人、海南省作协副主席江非认为,海洋诗歌创作应突破海岛、渔港等传统题材局限,深入挖掘海洋的荒野属性与自然本质,提升作品的“深度”与“蓝度”。诗人黄胜提出,苏轼等先贤奠定的从容豁达精神,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文化根基,期待更多诗人创作出反映时代的海洋诗歌佳作。诗人邰筐则谈到,在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洋相关新热词不断涌现,诗人需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探索海洋的深邃内涵。

活动期间,诗人们还重走东坡古道,参观东坡渡海遗址,并走进澄迈中学、文化馆开展诗歌讲座,以诗歌为纽带,感受澄迈的历史人文与山海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