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部毕设作品达到了媒体刊发的水平,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推荐你到媒体单位工作……”近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以创新模式打造毕业季“服务链”,通过行业导师答辩、暖心毕业礼、就业精准帮扶等举措,为毕业生铺就从学业到职业的“无缝衔接”之路。
在新闻学专业毕业答辩现场,学院邀请资深媒体校友组成“行业评委团”。他们以传媒行业标准为尺,直击毕设作品痛点,从选题策划到镜头语言提出专业修改建议,并结合从业经验分享职场适应指南。值得关注的是,多位评委现场向优秀学生发出实习就业邀约,实现“答辩即面试”的精准对接。2025届毕业生中,超九成选择纪录片、深度报道等实践型毕设,部分作品获评委评价“达到媒体刊发水平”。
此外,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还努力打造暖心工程,为毕业生提供贴心服务。一是安排低年级学生为毕业生提供毕业答辩联络、协调、记录等服务,同时采集图片和视频制作片子,给每位学姐学长赠送一份特殊的毕业纪念礼物。他们一边为毕业生提供服务,一边现场观摩学习,为明年自己毕业做好准备,可谓一举双得。二是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公众号、户外LED大屏等媒体平台,推介播放毕业生的优秀作品,供广大师生观赏学习,营造良好的毕业氛围,让每一位毕业生都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毕业、我骄傲、我快乐”的关怀。三是对就业困难学生采取送政策解读、送精准岗位信息到个人的服务,多导师协助量身定制,直至学生真正落实就业去向。
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采取“实习-毕设-就业”一体化推进工作模式,安排毕业生一边实习,一边做毕业设计,并且直接和传媒企业、新闻单位接轨,推行“学校+企业”双导师制,每名导师负责所指导学生的实习、毕设、就业等包干工作,鼓励学生在做毕设时选择与企业业务实践、作品创作、实地调查类题目,与就业单位挂钩,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在毕业设计中,集实践性、综合性与创新性于一体,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
今年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25届新闻学专业有83名毕业生,其中只有5人选择传统的论文写作,其他都选择纪录片、专题片、社会调查、深度报道、网络作品等毕设类型。大部分毕设作品创意独特、形式新颖,富有青春气息。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 | 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