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旅游彰显自贸港人文温度

海南文明旅游彰显自贸港人文温度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03 14: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今年五一假期,海南旅游市场活力非凡,各大景区人潮涌动。在这片热闹之中,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在人群中格外醒目——他们手持文明旅游手册,用热情的笑容和周到的服务传播文明旅游理念,吸引着游人纷纷参与文明旅游趣味科普活动。

这一幕,正是海南省旅游协会在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的指导与支持下,多年来持续推动文明旅游工作的缩影——通过趣味互动、志愿服务、党员先锋引领等创新举措,将文明旅游理念融入游客体验的每个细节,为海南自贸港文旅发展注入人文温度。

持续发力:文明旅游深入人心

从完善基础设施到加强宣传引导,从开展特色活动到提升服务质量,海南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文明旅游从口号变为行动,从倡导走向自觉。

在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情景化引导牌通过“动物语言+标识提醒”的方式,将文明公约化作生动有趣的对话。“我们尽量避免说教感,而是通过场景化设计让文明成为旅游体验的一部分。”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工作人员杨儒弢表示,以前游客翻越护栏、敲打展区玻璃、投喂自带食物等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如今这些现象大幅减少。这些引导牌就像一个个无声的文明小卫士,时刻提醒着游客文明游园。

在陵水南湾猴岛,一场人与猕猴、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实践每天都在生动上演。“猴子是主人,游客是客人,工作人员是管家”的“三人原则”颠覆了传统旅游观。品牌运营副总监邢福海介绍,通过前置讲解、情景化标识和实时监控,从前游客挑逗或惊扰猕猴,导致猕猴应激事件等不文明行为已几乎绝迹。

“我们不仅要让文明成为旅游企业的‘标配’,更要让它成为海南旅游的基因。”海南省旅游协会会长邹贤锋表示,自2019年来,海南省旅游协会坚持在节假日走进各大景区酒店,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旅游主题活动,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涉旅企业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旅游氛围。

红色引擎:党员引领文明先锋

在海南,文明旅游工作并非“节日限定”,而是通过制度创新形成常态化机制。

海南省旅游协会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作为,积极响应和落实海南省旅文厅关于文明旅游工作相关安排,提升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打造有温度的旅游体验。

作为2025年自贸港旅游行业先锋专项行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党员亮身份・服务当先锋”活动在海南旅游行业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全省旅游行业数千名党员成为流动的文明坐标,在工作中佩戴党徽主动亮明身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注入了强大动力。

导游赵峰坦言道:“以前,我们总觉得服务到位就行了,现在看到党员同事随身携带急救包、多语种手册,还发起了‘三米微笑’服务,我们非党员也自发‘卷’起来了,就想给游客留下好印象!”

在旅游行业的各个岗位上,党员们积极参与培训,组织交流活动,分享服务经验和心得,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也带动了身边的同事共同进步,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暖心护航:志愿服务全域覆盖

与之呼应的“酷游海南,暖心护航”志愿服务项目同样亮点纷呈。以“爱在旅途”为旅游行业志愿品牌,海南省旅文厅推出“酷游海南,暖心护航”志愿服务项目,通过整合全省旅游志愿力量组建“阳光海南志愿服务队”,编织好全域服务“暖心网络”。通过“专业培训+精准调度”模式,志愿服务队将实现“旺季顶得上,淡季不散场”,以“阳光”之名,行“暖心”之举,为游客提供贴心、高效的服务。

据悉,这是一支由旅文系统干部职工、涉旅企业员工、旅游院校大学生等组成的志愿队伍,他们将在海南机场、动车站、景区、酒店等游客集中区域,开展包括疑难解答、旅游攻略提供、行李寄存、定时讲解、文明劝导等在内的全方位暖心志愿服务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面对面”的志愿服务让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三亚某旅行社导游王莉发现,如今带团时提醒“不要在车上吃榴莲”,游客们会笑着接话说:“知道啦,要做文明岛民嘛!”

随着5月19日“中国旅游日”临近,海南省旅游协会正紧锣密鼓筹备文明旅游露营活动,将以轻量化、趣味化的形式倡导市民游客共践文明公约。阳光海南旅游志愿服务队也将参与其中,传播“绿色出行”“光盘行动”“无痕露营”等文明理念。

“文明旅游不是单方面的约束,而是共建共享的旅程。”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随着各项文明旅游工作的持续推进和深化,海南必将以更加文明、更加热情、更加专业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当每一个游客主动拾起垃圾、每一名党员热情帮助他人、每一位志愿者争先传递温暖,海南自贸港的旅游图景必将因文明底色而更加璀璨。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