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航天日:以文旅为翼,中旅海南航天旅游擘画向天图强新景致

2025中国航天日:以文旅为翼,中旅海南航天旅游擘画向天图强新景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24 16:2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24日,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分会场活动在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产业服务中心掀起热潮。活动现场,主办方不仅为到场旅客提供了丰富航天体验活动,还发布了多个航天旅游产品和服务,更通过成立“航天观礼环保基金”、签署多方战略协议等举措,释放出文昌航天产业向“文旅+”生态延伸的战略信号。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既是文昌持续“3+1+N”航天产业体系的生动实践,也是文昌航天旅游高质量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

战略升维:航天文旅赋能创新体系

近年来,航天旅游热潮火爆,为有效促进文昌航天旅游业态布局,打造航天生态圈,活动期间,中旅(海南)航天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文昌市委党校、荷烁文化、星熠领航(北京)公司等机构,签署多项战略协议,旨在共建文昌航天文旅生态,初期着力聚焦航天观礼嘉年华、航天研学、工业旅游三大板块,构建文昌航天旅游产品谱系。同步成立的“航天观礼环保基金”由海南省慈善总会牵头,是中国首次将环保理念系统化融入航天旅游的尝试。基金将助力航天相关的环保项目,并通过一系列慈善项目,就儿童青少年接触航天知识与环保理念给予支持。“此举将航天强国战略与‘双碳’目标深度融合,是科技报国与生态惠民的双向奔赴。”中旅海南航天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大志表示。

深挖价值:从硬核科技到全民共享

航天旅游的兴起绝非偶然。中国航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正催生公众对航天文化的深层需求。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跟跑”迈向“并跑”甚至“领跑”,天宫空间站常态化运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商业航天快速崛起,公众期待更深层次的了解与参与。中旅海南航天旅游公司发布的“逐梦星辰”航天研学线路,依托文昌航天城、星箭产业园等核心资源,首创“院士领衔+项目制研学+沉浸式艺术体验”模式,助力培养未来航天人才。而“空天奇旅”智慧旅游平台则整合文昌全域资源,通过AI导览、AR模拟发射等科技手段,让游客一键触达“从火箭组装到太空生活”的全场景体验。“我们正将‘高冷科技’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文化IP’,让航天精神真正融入国民血脉。”王大志说道。

生态破局:从单一发射到全域联动

文昌作为中国唯一商业航天发射基地,以“航天+文化+生态”为核心,推出三大工业旅游线路:“航天经典游”串联发射场、超算中心等硬核场景;“航天休闲游”融合孔庙、东郊椰林、淇水湾等文旅地标;“航天三链游”则聚焦航天育种、卫星应用等产业延伸。王大志透露:“下一步我们将联合头部机构,打造‘航天旅游联盟’,做大做强航天旅游朋友圈。”

(中旅海南航天旅游公司供图)

立意升华:以小城实践呼应国家宏图

2025年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既是文昌航天生态圈建设的冲锋号,更是国家“十四五”航天发展规划的落地缩影。从“发射观礼”到“生态赋能”,从“科技突破”到“文化浸润”,文昌正以文旅为纽带,书写航天强国与美丽中国的协同篇章。中旅海南航天旅游公司自2024年12月2日正式揭牌以来,始终聚焦发展文昌航天旅游版图,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以全球视野构建航天文旅融合发展的旗帜和标杆,助力文昌打造航天旅游之都,成为世界级航天旅游目的地。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