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海口迎来一场聚焦航天产业的盛会——以“逐梦苍穹 向天图强”为主题的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航天产业招商对接洽谈会隆重举行。此次洽谈会旨在深度贯彻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充分挖掘海南独特优势,为航天产业在这片热土上蓬勃发展筑牢根基,助力其起势腾飞。
海南省政府党组成员、参事室主任刘登山,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主任邓忠,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许教春,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蒙巍,文昌市委副书记、市长、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局长曹树育等领导出席活动。
刘登山在致辞中指出,建设世界一流的发射场,推动海南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交给海南的重大政治任务。为此,海南专门出台了关于推动海南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绘就了“向天图强”的任务表和路线图。作为海南自贸港打造“陆海空”三大未来产业的重要一级,海南在今后将重点培育商业航天发射及配套产业,完善发射工位测控等基础设施,提升商业发射能力,吸引火箭、卫星等上下游研发制造企业集聚。围绕卫星应用与数据服务,策划开放更多智慧海洋、热带农业、定期管理等应用场景,拓展卫星数据应用领域格局合作,打造卫星数据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强化商业航天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推动国际航天机构科研院落地共建联合实验所、实验室和成果转化中心。聚焦航天文旅新业态,打造航天主题研学科普基地,培育航天加跨界融合生态。
许教春在作《共赴星辰大海,共享发展机遇——推动海南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总体设想》报告时表示,海南计划在2025年底形成常态化商业航天发射能力,2027年形成高密度商业航天发射能力,基本打通以产带产链条,到2030年力争形成航班化商业发射能力,进一步释放商业航天产业综合效益,实现千亿级发展目标。在空间布局设想方面,海南将因地制宜构建“一核两带一域”的空间布局,以文昌为核心区,延伸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辐射带动“航天+”产业发展,依托海口、文昌、澄迈等打造涵盖软件研发、卫星数据服务与应用的数据产业带,依托三亚、文昌、临高打造商业航天的测控服务带,面向智慧海南、智慧海洋,培育通、导、遥一体化融合应用的新业态,形成覆盖海南全岛管辖海域的应用域。
曹树育在作《共绘航天蓝图,共赢高新未来——布局海南商业航天产业空间发展设想》报告时介绍了文昌国际航天城总体进展情况,并表示,下一步文昌将持续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以发射、星箭制造能力提升为重要抓手,再吸引一批头部央民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航天产业集群。打造商业航天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技术快速迭代,为强化”低成本、高效率、高可靠、创新一体化”核心能力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建设国际卫星数据交易服务平台,开发更多应用场景,将文昌打造成为商业航天组团“出海”的母港。加快建设航天观礼平台、科技馆、博物馆等旅游基础设施,谋划一批工业旅游精品路线,打造“航天旅游之都”。
洽谈会上,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作了航天产业招商推介及重大项目发布。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江西九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代表落地企业作了成功案例分享。海南省科学技术厅、中共海南省委人才发展局、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分别介绍了科技惠企政策、海南自贸港人才政策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税收政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卫星有限公司、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分别围绕卫星制造产业、商业航天发射场的实践与展望等话题作了主题报告。
航天产业招商对接洽谈会是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1+8+N”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论坛交流等环节,向参会嘉宾充分展示海南自由贸易港航天产业的发展机遇与合作前景。
海南具有纬度低、射向范围广、落区安全、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拥有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场——文昌航天发射场和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快速形成规模化、高效率、低成本航天发射能力。今年,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正式转入常态化发射阶段,后续可承担大规模商业化发射任务,进一步提升我国民商运载火箭发射能力。
本次洽谈会的成功举办,为海南自贸港航天产业发展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合作平台,有助于吸引更多优质航天企业和项目落地海南,推动海南航天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海南自贸港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未来,海南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紧抓商业航天发展窗口期,以“箭-星-场-用”一体化发展为主线,聚力培育壮大“三链”产业集群,挖掘“航天+”产业,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贡献海南力量。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