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射箭冠军赛开幕,椰风箭影文昌再燃体育激情

2025年全国射箭冠军赛开幕,椰风箭影文昌再燃体育激情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3-01 13: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月28日,2025年全国射箭冠军赛在海南文昌开幕。全国各省市32支代表队、370余名顶尖运动员同场竞技,角逐荣耀。

当天上午,三亚学院体育学院武术学子带来的《椰风箭影武韵风》表演拉开了开幕式的序幕,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

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郑立勋,文昌市委常委、副市长魏波,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竞技体育处三级调研员万俊峰,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射箭部部长、国家射箭队领队穆勇,文昌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局长鲍光余等出席开幕式。郑立勋宣布比赛开幕。

全运会之年,年轻射手崭露头角

比赛现场,一位位年轻射手风姿飒爽。他们或站定如松,或疾步如风,每一次举弓、每一次瞄准都凝聚着无数次的汗水与努力。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他们不仅展现出了精湛的技艺和昂扬的斗志,更展现出了射箭运动的独特魅力。

本次比赛设男、女子个人赛,男、女子团体赛及混合团体赛。排位赛和淘汰赛将于2月28日—3月5日在海南省射箭训练基地进行,决赛将于3月6日进行。

“今年的赛事相较于去年而言,有了很大的变化”。穆勇表示,今年正值全运会之年,赛事的重点在于挖掘和发现年轻、有潜力的射箭队员。为此,赛事组委会在赛程设置上进行了精心调整,不仅在天数上有所拉长,还为队员们增加了多场次训练的机会。同时,淘汰赛的增加也使得赛事更具挑战性和观赏性。

内蒙古自治区马术退役运动员、海南省射箭协会教练高博表示,海南本次有两名年轻而充满潜力的射箭队员参加此次全国赛事。他强调说:“年前,我们已经为这两名队员制定了周密且详尽的集训计划,从射箭技术、体能训练以及力量训练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提升。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次极其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我们非常期待海南代表队能够在全国赛事的大舞台上发挥出超乎寻常的水平,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比赛,队员们能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湖南省射箭队的总教练朱德臻透露,此次湖南省射箭队共有八名队员参加比赛,相较于去年增加了两名新成员。“我们队伍的壮大无疑增强了我们的竞争力。此外,海南文昌拥有一个非常适合射箭训练的优质基地,我们也非常看好那里的训练条件和环境。”

连续举办,有望成为国际冬季训练营

文昌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年均气温24℃,是举办体育赛事的理想之地。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是海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的美誉。这里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绵延的海岸线、清澈的海水和独特的椰林风光,是国内外游客向往的度假胜地。

魏波表示,这是全国射箭冠军赛第二次在文昌举办,也是连续第六年在海南举办。这不仅是对文昌办赛能力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海南体育产业发展的高度认可。“作为东道主,我们深感荣幸,也倍感责任重大。”他说,在文昌这片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土地上,各位运动员一定能以昂扬的斗志、精湛的技艺,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展现出射箭运动的独特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文昌射箭训练基地也在此次赛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穆勇表示,文昌非常适合成为射箭国际冬季训练营基地,目前已经有韩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射箭队在接洽。此外,文昌射箭训练基地还是国内队员交流学习的好平台。在这里,年轻射手们不仅可以接受到专业的训练和指导,还可以与来自不同地区的队友们交流切磋,共同提高射箭水平。

体育+旅游,打造国际体育旅游目的地

全国射箭冠军赛的连续举办,不仅为文昌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文昌打造国际体育旅游目的地提供了重要契机。近年来,文昌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积极推动“体育+旅游”“体育+文化”的深度融合。

在比赛期间,许多参赛选手和观众都纷纷表示,文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表示,在比赛之余,将走进文昌的街头巷尾,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和美食佳肴。文昌鸡、椰子饭、海鲜烧烤等当地特色美食让他们赞不绝口,而绵延的海岸线、清澈的海水和独特的椰林风光更是让他们流连忘返。

文昌将以此次赛事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并与国内外体育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引进更多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和活动,同时加强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旅游体验。

本次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射箭协会主办,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文昌市人民政府支持,文昌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海南省射箭协会联合承办。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