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强院士:让海南医学院的科技创新有效地“卷”起来

陈国强院士:让海南医学院的科技创新有效地“卷”起来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11-10 14: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医学院院长陈国强在海南医学院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上讲话。以下是讲话的部分内容:

千忙万忙,不抓落实就是瞎忙

海医申报国自然项目的现状如何?我请科技处提供了一些素材。校本部13个二级学院,具有高级职称、博士学位的近400人,近5年有118人获批立项,但90%以上是地区基金,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少得可怜。附属海南医院、一附院、二附院以及已统计的4家非直属医院,具有高级职称、博士学位的近1800人。我无意去刻意强调博士学位,但如果我们拥有这么多真正有能力的博士,还需要全国的兄弟医院来帮助海南的医院发展吗?靠兄弟医院的帮助,能从根本上彻底改变海南医疗卫生水平的现状吗?唯一能靠的,就是让我们自身的附属医院变得强大,靠我们海医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这才能真正扭转海南医疗卫生事业的局面。再回过来看数据,近5年,附属医院只有1200多人申报国自然项目,其中107人获得立项,还包括地区基金,中标率低得可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好意思说我们有多强吗?

我到三家附属医院调研过,在帮大家测算之后,对各附属医院承担国自然项目的数量提出了具体指标。堂堂附属海南医院,排名海南第一,这么多员工,这么多教授、副教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排除地区基金后,拿到的项目仅有个位数,能够说医院内涵水平有多高吗?一附院、二附院同样不多,而且不稳定,还告诉我每年都在动员,光动员没举措、没实招,就是白动员,正如我说过的,千忙万忙,不抓落实就是瞎忙,千条万条不抓落实就是白条。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不出活

同时,科技处推动国自然项目申报的难度非常大。除了科技处自身客观能力有限之外,更重要的是各附属医院、各二级学院、各单位还没有从内心深处去思考申报国自然项目对海医未来的发展有多么重要。我前面说过,我唯一做过一次动员报告,还是在2006年,当时我在上海交大医学院担任主管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副院长。那时整个上交医国自然项目的总数只有100余项,我动员之后,加之一系列的配套改革举措,不出两年就涨到了近200项,四年后就超过300项,之后逐年持续上升。等到接近500项时,我就提出要进入“保量提质”的新阶段,开始着重攻坚重点/重大项目,从2012年之后,每年重点/重大项目的数量就从之前的2—3项增长到每年20几项。那时候,大家都说,我让交医的科研工作“卷”了起来。现在,我来到了海医,也要让大家“卷”起来。但有一点要明确,无效率的“卷”叫内卷,甚至是内耗,有效率的“卷”叫发展。发展必须赋予压力,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不出活。从此以后,在交医,申报国自然项目不需要动员,已经成为自觉的行动。拿到项目后,一定会从事研究,因为结题是有要求的。随之而来的是教师的学术水平提升了,医生去参加学术会议的底气也足了。因为交大医学院发展了,每一个交医人走出去的地位也随之提升了,影响力就增大了。

回到海医,我觉得,我们有很多二级学院没有真正去动员,这也是科技处今天让我来动员的原因。有些虽然做了动员,但又没有真招、实招。也许因为你们已经习惯了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还有一个奇葩现象,就是学校印发的文件,二级学院都不看的,学校的指示、精神、制度,二级单位的领导都搞不清楚,还能有效动员吗?再进一步,如果一个二级学院的院长,都没有承担国自然项目的能力,你还有什么资格去领导这个学院的科研工作?

科技处还提供了些情况,我都觉得不好意思读。说有些医院有详细工作计划并把指标下达到各科室。我觉得,这是交差式的布置,反正下达了指标,拿不拿得到也不关心。有些医院没有具体措施、没有时间节点、也没有对重点关注人员进行汇总,还有诸如“建议人事部门给科研人员科研假”等让人哭笑不得的内容。有些医院虽然有工作计划和时间节点,但没有明确的奖惩措施,也没有对重点人员进行分析和指导。我听说,有的医院的政策是,申报一个自然基金就给予奖励,不管结果如何,今年没中,明年拿同样的本子再提交,再奖励,后年再拿同样的本子提交,继续能奖励,这种奖励方式只会助长躺平之风。我觉得,对有潜力的、可能性大的人员,一定要请一批专家去指导;因为并不是所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人员都能申请到国自然项目的,都是要有前期研究基础的,我们科管部门的同志也要做分析的,不然提交了也是白提交。后面的还有些问题,我真的不好意思再讲下去了。

我在多种场合都说过一句话,在今天的大会上,我再重申一遍:从今往后,海医的校领导、中层领导,附属医院的领导,原则上不允许申报各类海南省级的科研项目,有本事去争取国家级的项目,把这些项目留给我们的青年老师和青年医务人员,成为支持他们科研发展的种子资金,让他们有第一桶金,助力他们比我们这代人更有成就感,只有这样,海医才有未来。因为,我真的是看到有一批想做事的年轻人,需要得到支持。我来海医之后,必须要改变风不清气不正的风气,因为我是带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情怀而来,愿意为海医的发展鞠躬尽瘁。

我也给大家透露一下,接下来我们要研究制定科技奖励制度。我在就任讲话中就说过,要强化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力。无论是人才引进,还是前面提及的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教师激励计划,以及科研奖励计划,我们都要重新修订制度。一切在制度的指引下行事。

我的想法是,在国自然项目申报中,学校要花大力气请外面的专家来对我们的标书进行评审。对评选出的有一定水平的标书,可以正式申报,并给予一定奖励,有效提升我们的中标率。以前对中标的项目,学校给予一比一配套,但从实际运行成效来看,这种方式并不非常科学。我们也将进行调整,在起步阶段,对中标项目不再给予一比一配套,而是给予中标人一次性奖励,当然,地区基金除外。换言之,未来在海医,不要指望通过多上课获得绩效,你要上课有绩效,就一定是上精品课,一定是真正在搞教学。事实上,每周我都会去教室巡查,也坐到教室后面听老师上课,老师在上边讲课,大多数学生在下边玩手机,大家觉得这样的场面,对老师来说,还有尊严吗?这样的课,上得还有意义吗?今后这种通过上“水课”而获得绩效的时代,也一定是一去不复返!

最后,我想说,我之所以在花甲之年选择来海医,是因为我相信海医人是有冲劲的,也是有能力的。因为你们有这种能力,有这个冲劲,我才愿意把我60岁后的岁月奉献给海医;也正因为有了你们,我才相信海医能够再“破天荒”,我真的期望大家,能在海医“破天荒”的过程中相互成就。真心希望我的这些肺腑之言,能够对你们的灵魂有所触动,在做强自己的同时,为海医的改革贡献每个人应尽的力量,真正实现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