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长臂猿的成长记录者

海南长臂猿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世界上最珍稀的灵长类动物之一,目前仅分布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内。随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雨林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已从70年代末的2群7到9只恢复到2023年的6群37只。这一变化的背后,离不开一群雨林“守护者”艰辛的监测和守护。

海南长臂猿的成长记录者

来源: 新华网
2023-10-25 10: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0月18日,海南长臂猿监测队队员李文永(左)和同事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进行监测工作。

海南长臂猿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世界上最珍稀的灵长类动物之一,目前仅分布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内。随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雨林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已从70年代末的2群7到9只恢复到2023年的6群37只。这一变化的背后,离不开一群雨林“守护者”艰辛的监测和守护。

凌晨5点,海南长臂猿监测队队员李文永已在晨光泛起前抵达长臂猿常活动的区域。根据猿鸣定位寻踪,统计海南长臂猿种群个数,拍摄照片和视频,这些都是他的工作内容。“有时为监测需要,背着几十斤重的生活物资和装备,在山上吃住也是常事。海南长臂猿的‘歌声’,谁听了都喜欢,很想一直能听到它们的声音”,李文永说。

十余年间,李文永为海南长臂猿拍摄了数万张照片。这些照片和监测队员的日常监测工作,为科研工作者了解掌握海南长臂猿生活习性、种群变化规律等情况,积累了详实和宝贵的监测数据。

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这是2022年6月29日拍摄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10月18日,海南长臂猿监测队队员李文永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工作。新华社记者 樊雨晴 摄

这是2022年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拍摄的海南长臂猿。新华社发(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

10月18日,海南长臂猿监测队队员李文永(左)和同事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工作。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10月18日,海南长臂猿监测队队员李文永(右)和同事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查看几天前拍摄的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10月18日,海南长臂猿监测队队员李文永在家中查看拍摄的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这是2023年10月14日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拍摄的海南长臂猿。新华社发(李文永 摄)

这是2023年10月15日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拍摄的海南长臂猿。新华社发(李文永 摄)

这是2022年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拍摄的海南长臂猿。新华社发(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

10月18日,海南长臂猿监测队队员李文永(左)和同事走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工作。新华社记者 樊雨晴 摄

10月18日,海南长臂猿监测队队员李文永(左)和同事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进行监测工作。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10月18日,海南长臂猿监测队队员李文永在家中检查红外相机。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10月18日,海南长臂猿监测队队员李文永(左)和同事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躲雨。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10月18日,海南长臂猿监测队队员李文永展示一双因长期上山而穿烂的鞋。新华社记者 樊雨晴 摄

10月18日,海南长臂猿监测队队员李文永在家中翻阅关于海南长臂猿喜食植物的书籍。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10月18日,海南长臂猿监测队队员李文永在家中给记者介绍墙上一张海南长臂猿照片背后的拍摄故事。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