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   本网专稿

2018第二届军民融合院士高端论坛在海口举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6-29 16:24:37
分享

以“军民协同创新 共建融合精品工程”为主题的2018“第二届军民融合院士高端论坛”于6月29日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海南省科技厅主办,中国科促会军民融合工作小组承办,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

2018第二届军民融合院士高端论坛在海口举行

院士高端论坛会场

军民融合院士高端论坛期间,郭桂蓉、李崇银、潘德炉、吴有生、杨元喜、刘长庭、黄柯棣、毛基业等十多位两院院士和专家,身体力行,以院士专家的影响力、感召力和专业精神,广泛宣扬中央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的正确性、科学性,结合科技产业军民融合的实践探索及其焦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就大力推动科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构建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加速军地海洋科技、航天航空、卫星导航、人工智能、智慧医疗等领域科技创新和通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等展开了讨论,并为海南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军地共商、科技共兴、设施共建、后勤共保的军民融合体制机制,打造南海军民融合精品工程建言献策。

    在首届论坛“共享成果、富国强军”主题的基础上,2018年次论坛聚焦研讨了科技产业军民融合战略发展的下列主要议题:

一、大力开展军民协同创新,努力推动社会科技进步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动力源泉。科技创新是由一系列创新要素构成的非常复杂的体系。创新要素除包括创新人才这一最核心要素外,还包括政府、军队、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等主体要素,实验室、检测室、试验室(场)、孵化器等平台要素和文化、制度、设施、服务等环境要素。大力开展军民协同创新,就是要打破军民创新要素相互分离、自成体系的封闭格局,推动创新要素相互开放、相互渗透、互通共享和合理配置,使军民两大科技体系之间的创意、信息、技术、人才充分互动组合和深度融合,使其发生“化学反应”,不断产生新技术、新应用和新产品,使国防建设和军事创新获得强力支撑和高效发展,使民用创新获得需求拉动和能力提升。

加速构建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核心在于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为此,有必要建立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军民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和健全平台共建共享机制,利用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有效整合军民科技资源信息,建立军民科技资源信息库,有效打通军民科技创新资源互通共享和合理配置的信息交流与服务渠道。有必要建立军民科技人才双向交流使用机制,使国防科技创新人才可为民用科技创新服务,而民用科技创新人才亦可为国防科技创新服务,不断壮大军民科技创新人才力量,加快提升军民科技创新能力。有必要通过国家主导的军民重大科技项目和军民融合重大工程作为重要抓手,有效统筹和利用军民科技创新资源,充分调动军民科技创新力量,推动重大项目及工程一体化论证和实施,使军民科技创新主体均可平等参与、分工协作和同步发展,提高军民科技创新效率和效益。有必要统筹军民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尤其是加强对制约我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发展的军民重大关键技术、战略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统筹规划和政策扶持,集中军民科技创新优势资源特别是军民科技创新优秀人才联合聚力攻关,努力抢占未来科技发展的制高点,牢牢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和军事竞争的战略主动权。

二、加快军民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发挥科技创新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中的核心作用,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新形势下加快军民科技成果转化,必须适应军民科技创新规律和军民融合产业成长规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军民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体系。政府和军队相关部门应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制定、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职能和宏观引导作用,加强军地之间的统筹协同和融合联动,在资源配置、任务部署等方面形成共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合力。加强军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制机制建设,营造政策法规支持、体制机制保障和成果转化服务的良好生态环境。构建军民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发布对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带动作用大的科技成果包,向社会提供符合军地用户需求的精准科技成果信息。鼓励各地区在军民科技成果转化上先行先试,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最大程度地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利用军地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优势开展不同形式的军民协同创新,通过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激发活力,调动军地企业参与军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军民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发展长效机制,使“看得见的手”真正有效,“看不见的手”得以充分施展。积极培育和扶持军地创新性企业,在强化安全保密监管的同时,降低企业民参军准入门槛,鼓励以企业为主体承担军民共性重要关键技术攻关任务,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成果转化链条,引导军民科技创新资源向优势企业和军民融合产业集聚,促进军民统用性的融合产业快速发展。

三、坚持国家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统一,打造科技产业军民融合精品工程

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国家行为和国家意志的反映,必须坚持国家主导,实现深度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又要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开放、竞争、公平的市场体系,也就是要靠“两只手”同时发挥作用。用好“看得见的手”,由国家层面建立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制定发展规划,完善政策法规,统筹好军民融合重大项目建设;用好“看不见的手”,需要引入竞争激发活力,打破军工垄断体制、降低民企准入门槛、强化安全保密监管,确保资源投入有质量有效益。目前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正处在从初级融合到深度融合的跨越时期,这一时期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执行力不够,抓落实不到位。任何一项国家经济、科技政策,不推行产业化就没有生命力,也是不能可持续发展。科技领域军民融合是军民融合发展的核心,必须坚持国家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统一,用好“两只手”,切实探索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找准切合当地实际的产业项目落地的商业运行模式,以打造科技产业军民融合龙头及精品工程,为加快构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做出贡献。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和实施军民融合示范工程是推进军民融合战略发展和科技产业化的重要抓手。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环境条件,需因地制宜和脚踏实地结合本地区域特点和优势,通过战略筹划和顶层设计,在海洋、航天、北斗导航、信息网络和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对安全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对军民融合发展有带动作用和突破作用的工程项目。通过对这些工程项目作充分论证,精心组织实施,引领和带动区域军民融合发展。应强化开放共享观念,坚决破除堡垒,加强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挖掘全社会科技创新潜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四、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并举,营造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发展的良好环境

实施科技产业化军民融合发展涉及范围广、牵扯部门多、协调难度大,唯有改革创新,才能破解深层次的矛盾问题,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奠定制度机制基础。为此,要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并举,营造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发展良好环境。一是优化军民融合发展的制度环境。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军民融合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锐意改革创新,着眼破除军民二元体制,大力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初步构建起有利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制度体系,为推进军民融合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加快调整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从政策导向上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人才、技术、资本、服务等在军民融合发展上有更大作为。运用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市场机制,协调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找到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最佳结合点,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参与军民融合发展的积极性。三是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法规。军民融合涉及资源配置和利益调整,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政策法规。对现存的军民融合相关法律规范进行全面清理。对于严重滞后的法律规范予以废除,对不同法律规范之间存在的立法冲突及时予以甄别处理,对立法空白及时予以补充完善。加紧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综合性法律立法工作,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四是加大财政、税收、金融、产业发展等政策扶持力度,有效发挥政策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本次军民融合论坛社会成效显著,郭桂蓉院士、李崇银院士、潘德炉院士、吴有生院士、杨元喜院士、毛基业院士分别围绕五星海洋遥感技术、北斗通讯技术、作战方针技术、海洋与水下装备技术、国防与经济协同发展等内容提供了真知灼见。论坛的召开受到海南省各主要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关领导、企业界代表、高等院校、社会公众400余人参加了本届论坛。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惠小兵理事长率团,李卫平顾问、肖威副理事长、谭华秘书长等主要领导参加了本届军民融合论坛。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