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   海南新闻

海医全力打造高水平创伤急救“国家队”

作者:王润 赖运岛 来源:海南日报
2018-05-10 14:57:48
分享

海医全力打造高水平创伤急救“国家队”

  海南首次举行空中救援演习时的场面。阮琛 摄

海医全力打造高水平创伤急救“国家队”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海南)在开展演习。(海医一附院供图)

原题:海医全力打造高水平创伤急救“国家队” 为海南发展织牢创伤救治“保护网”

4月23日晚,在海口的一间会议室内,一场论证会正在热烈地召开。当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院长付小兵教授率领的国内顶级创伤烧伤专家团队,对创建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院士工作站暨海南及南中国海创伤救治体系建设进行论证并提出指导意见。

这是一场对海南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论证会。海南面向南海,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日益突出,在发生重大灾难面前,如何开展自救是海南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一项重要课题。未来,借助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院士工作站这个载体,海医将充分引进院士科研技术作为力量支撑,全面推进海南及南中国海创伤救治体系建设,为海南发展织牢创伤救治“保护网”。

1 海南继续搭建完善创伤急救体系

创伤是全球主要健康问题之一,约10%的死亡由于创伤引起,每年导致510万人死亡。此外创伤是致残疾、丧失劳动力及降低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大概有超过1亿人生活在某种形式的残疾中,创伤的年龄分布主要在中青年,给社会及家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每年社会成本高达数十亿美元,而90%的创伤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院长付小兵教授表示,创伤救治是国家的重大需求,创伤和意外伤害的救治都特别强调时效性和现场性。“我国创烧伤救治任务艰巨,这也给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加强创烧伤和意外伤害急救综合体系的建设。”付小兵院士说。

而由于特殊的地理特征,对于海南,创伤救治体系建设显得更为重要。

由于海南只有海、空两条出岛交通路线,但在发生强烈地震,海啸和台风的情况下,这两种交通方式都会失效。因此,成立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院士工作站和构建岛内创伤救治体系,显得极为迫切。海南医学院党委书记吕传柱教授表示,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并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这也要求海南应当建立独立的、科学的、高效的创伤分级体系,为自贸区、自贸港的建设提供医疗保障。只有提高本土的创伤救治能力,才能更好地挽救创伤患者。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李丽认为,海南打造全区域创伤救援体系,提升自我救治能力,符合国家发展大格局。

在付小兵院士看来,海南还可以以海南及南中国海创伤救治体系为核心,带动相关救援领域工作的开展。他介绍,重大事故的种类非常多,有创伤的,核事故、生化事故等等。这个救治体系的建设,能够帮助海南进一步提升处理各类重大事故的能力。

2 急救急诊领域发出“海南声音”

作为首批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的四大灾难救援培训基地之一,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急救急诊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创造了优异的成绩。

据悉,在国内专业高校中,海南医学院较早开设了急诊医学的本科与研究生教育,拥有一批急诊医学教学师资队伍和成熟的教学管理模式;建立了国内领先的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创伤中心和重症监护的完整高效“一体化”的急诊医疗救治体系。同时,海南医学院还建立了海南唯一的“创伤与灾难救援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而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急危重症医学部,则是国内最先打造出的急救急诊领域的整体专业团队。在全省急救急诊领域,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也是主委任职最多的大型三甲医疗机构。

2016年,吕传柱教授当选为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的(候任)主任委员,使得海南医学院成为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候任主委单位,这也大大提升了海南省和海南医学院在全国急诊领域的地位和话语权,在全国发出急诊领域的“海南声音”。这也为海南打造国家救援队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除此之外,海医还拥有我国《救护车标准》修订主要起草者2人,有海南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专家组的专家7人。

多年来,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致力于为海南提供更加完备而及时的紧急医疗救援服务。

50年不遇的超强台风“威马逊”、2014年的文昌“4·10”特大交通事故……每当台风、洪涝、事故等各类灾害来临,灾区第一时间都会出现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疗队员的身影。同时,在我省各种重大活动如文昌火箭发射、博鳌亚洲论坛、环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举行时,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每次都为这些活动提供特殊医疗保障,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2017年,海南被国家赋予建设全国十二支国家卫生应急队伍之一的重任,由海南医学院牵头建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海南)。这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能够实现出现紧急情况,在1小时内集结完毕,3小时内先遣到达,6小时之内整建制能够抵达海南岛的任何地方。而这个反应速度,比国家的标准还要高。

为了达到这个标准,除了海南医学院自身的努力,还在全省范围内征集救援队员和相关救援资源,实现包括医疗、电信、电力等环节在内的资源共享,举全省之力来打造这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据介绍,这支国家救援队的建设,将实现“网格化救援”和“同心圆救援”。网格化,就是把海南岛分成若干个网格,分别由专门的急救小组和国家救援队小分队负责。由此可以保证一旦发生重大灾难,急救单元可以立即反应快速抵达灾难现场。而同心圆,则是以灾难地点为同心圆的心,以反应时间为半径,在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内派出不同的急救队伍实施不同的抢救和治疗。一旦发生灾害,立马反应的就是基层医院的救援力量,先将伤员抢救出来,大后方的医院再进行后续的治疗。

付小兵院士认为,海南及南中国海创伤救治体系的建设,需要高度的一体化。而海南医学院作为中国南部具有良好医、教、研能力的单位,已经建立起了国家紧急医疗救援队和灾难救援培训基地,有很好的基础。

3 顶级专家助推海南创伤救治体系建设

要建设海南创伤救治体系,付小兵院士表示,首先,要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进行顶层设计。“这个体系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由省委、省政府指导的综合性的体系,需要协调各方的力量。”

同时,还需要加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付小兵院士说,海南的紧急医学救援和内地不一样,这里有大面积的海域。因此,海南创伤救治体系的建设,需要搭建海、陆、空的救援体系,拥有船舶、车辆、飞机等救援设备,并提升在创伤救治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能力。

培训同样是这个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付小兵院士认为,加强对民众的急救知识培训,能够提升早期的救援水平。

在建设海南创伤体系的过程中,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院士工作站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个院士工作站将依托于海南省创伤与灾难救援研究重点实验室,整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相关专科力量,与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协作,着力研究和探索建设符合海南特色的创伤体系。

据介绍,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院士工作站的领衔者——付小兵院士,是现任解放军总医院基础研究所所长,全军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的荣誉主委,生物产业协会理事长,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他将引领全国创伤医学专家努力打造海南特色创伤体系,帮助海南省创伤团队在医疗、教学、科研和应急救援等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付小兵院士透露,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院士工作站成立后,他率领的国内顶级专家团队将推动海南创伤救治分级体系建设工作,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机制体制建设问题以及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等。同时,院士工作站还会促进海南省创伤与灾难救援重点实验室产学研一体化的建设与实施,并建立海南省创面修复专科建设与干细胞临床治疗中心,保障海南平时的创烧伤救治和康复工作。(王润 赖运岛)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