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共建、共融、共享,我省全方位推进全域旅游创建示范省建设
有个景区叫“海南”
海南日报记者赵优 通讯员谢琛
从滨海到山区,从城市到乡村,网络上有关海南旅游的“攻略”和“宝典”越来越丰富多彩;农民的家园成为市民的公园、游客的乐园,人们各得其所,各得其乐,各得其益……
2016年初,海南成为全国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示范省”,承担起为全国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先行探索的重任。一年多来,我省以深入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点、线、面”相结合为方式,以促进旅游产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为基调,以实现旅游产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为目标,全方位推进全域旅游创建示范省建设,基本形成了“日月同辉满天星、全省处处是美景”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全域共建 景城一体引客来
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小长假中,海口骑楼老街举行首届骑楼文化节,各式文化展演、艺术活动,让市民游客感受到不一样的海南文化;琼海、澄迈、琼中的乡村迎来了大批自驾游客,陵水本号镇大里地区村民黄牧乐所在的黎锦合作社农特产品供不应求……
作为全国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示范省”,为全国探索经验、做出示范,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国际旅游岛建设长期以来经验积累的必然结果,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在省第七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刘赐贵提出“加快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
通过推进省域“多规合一”改革,确立了全省空间布局“一张蓝图”,我省以“点、线、面”谋划全域旅游:以精品旅游城市、旅游综合体、特色旅游小镇、美丽乡村、特色街区为“点”,以旅游公路、旅游绿道为“线”,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为“面”,极大拓宽了海南旅游发展空间。
对于来自重庆的游客张蓓蓓来说,一个元旦小长假远远不够。不管是海棠湾这样的高端度假区,还是韵味十足的风情小镇、美丽乡村;不管是豪华的五星级酒店,还是自然清新的民宿,总有地方让她停下脚步,休闲放松。
全业共融“美丽经济”迸活力
万宁日月湾,2017海南亲水运动季国家冲浪队大众开放日上,冲浪体验和沙滩跑步瑜伽等亲水活动引得一片欢声笑语。日月湾冲浪效应带来越来越多的游客,“旅游+体育”让更多人发现了海南的另一种玩法。
“我们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为抓手,落实‘国际旅游岛+’行动计划,打造全天候、全地域旅游目的地,让八方来客尽享美好新海南。”省旅游委主任孙颖表示。
“旅游+农业”,催生了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这里春有彩色水稻喜丰收,夏有映日荷花满塘开,秋有多彩花海醉游人,冬有鲜红草莓引孩童;“旅游+健康”,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建设如火如荼,项目涵盖肿瘤防治、干细胞应用、再生医学与抗衰老医学等领域……
全域旅游迸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不仅为多产业融合共生共赢埋下了新伏笔、提供了新契机,也产生了旅游与经济互动交融、同频共振的“蝴蝶效应”。
全民共享 发展红利普惠百姓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村里的椰子都不够卖咯!”琼海会山镇加脑村苗家客栈老板蒋昌军说。对他而言,“全域旅游”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学术名词,而是亲身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人气旺了,村镇活了,农民的观念也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得以更新,创造出不竭的内生动力。
在琼中什寒村,村民开起了农家乐、民宿,吸引着城里人到此感受“天上什寒”的魅力,村民从山中采摘的野蜂蜜、野灵芝、野生铁皮石斛等山货也成了热门的旅游商品……曾经的贫困村什寒村变成了“最美乡村”,全村人均纯收入在2016年达到了13721元。
互联网+旅游扶贫的“琼中什寒村模式”、新型城镇化+旅游扶贫的“琼海会山镇模式”……借力“美丽资源”,绿水青山正在变成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本报海口1月4日讯)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