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东方:奏响绿色发展乐章 建设滨海花园城市

作者:罗安明 来源:海南日报
2017-09-27 16:45:38
分享

海南东方:奏响绿色发展乐章 建设滨海花园城市

   原题:5年来,东方市调优做精三次产业,持续投入改善民生,以“三创”工作推进城市治理奏响绿色发展乐章建设滨海花园城市

   9月20日早上,朝霞染红了八所港的半边天空,被誉为海南西岸明珠的东方市,伴着海风醒来:一条条绿树掩映、花草飘香的景观大道,洁净美丽;红绿灯闪烁的路口,交警专门划出的“两轮车待行区”,传递出礼让的城市文明新风。

海南东方:奏响绿色发展乐章 建设滨海花园城市

  东方市东河镇美丽的乡村风光。通讯员吉灿

   “城区规模变大了,街道变美变靓了,越来越有城市范!”“候鸟”老人郑惠蓉来东方居住4年,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蝶变。

  拥有百万亩感恩平原和128公里优质海岸线的东方,是我省第三大依海而建的城市。过去5年来,东方市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优做精三次产业,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做好农村土地确权、殡葬改革、社会治理、基层党建等基础性工作。全市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09.61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148.31亿元,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海南东方:奏响绿色发展乐章 建设滨海花园城市

  黑脸琵鹭

   1 调优做精三次产业

  东方市大田镇大田村海南北纬十八度果业有限公司1号基地,2200多亩的火龙果一眼望不到边,除了红彤彤的火龙果,悬挂在田垄间的一盏盏灯也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我们采用物理方法防虫,这是太阳能防虫灯,这是诱虫灯!”基地负责人赵仁泰一边指点一边介绍,这片果园全程施用有机肥,用物理方法除虫,用生物方法抑制杂草生长,严控农药使用,已被认证为全球良好农业规范(GGAP)基地。

   2015年进驻东方以来,海南北纬十八度果业有限公司种植的火龙果,从最初的3000多亩扩大至1.5万亩,带动了上千名当地农民就业。“我们计划到2019年将种植面积扩大至7万亩。”该公司总经理侯玉峰表示,公司今年在东方市新龙镇启动建设了一个深加工厂,生产火龙果原浆、酵素等高附加值产品,深耕火龙果全产业链。

  小小火红果,是近年来东方农业快速发展的缩影。2012年以来,东方市全力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加快土地流转效率,为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截至去年年底,东方市已种植甜玉米25万亩、火龙果2.5万亩、芒果15.3万亩、香蕉4.68万亩、花卉8197亩,建成10个万亩级种植基地,成为全省最大的火龙果、甜玉米、绿萝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冬季菊花生产出口基地。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绿色新型工业、全域旅游等业态,东方的三次产业在转型升级中奏响绿色发展乐章。

   19日上午,记者走进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一条条管道如钢铁巨龙般蜿蜒穿行,将生产设备逐一串联起来。

   “公司的发展定位是精细化工,我们的催化裂解装置是国内最先进的,生产工艺绿色环保。”该公司指挥中心技术主管王达林告诉记者,该公司一期项目DCC装置采用DCC-plus工艺,将渣油裂解成低碳烯烃气体、石脑油和柴油组分,低碳烯烃气体分门别类用于生产相关产品。这种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变废为宝,不仅延伸了上下游产业链条,还为公司带来每年约4亿元的经济效益。

   2012年以来,东方市工业园区聚焦发展以精细化工、新能源、物流仓储加工为主要内容的临港新型工业,经济效益连年增长。今年1月至7月,东方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91.41亿元。与此同时,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100%。

海南东方:奏响绿色发展乐章 建设滨海花园城市

  依海而建的东方市,正加速打造热带滨海花园城市。 海南日报记者张杰 摄

   2 八成财力用于民生

   9月21日下午,一辆黄色的校车翻山越岭,驶过一座大桥,将东方市江边乡国界村20多名学生一一送到家门口。

   “3年前没通校车,也没修桥,孩子要踩着几根涵管过河去上学,一下雨涨水就去不了。”看着儿子符学定背着书包回到家,国界村村民符贵从感慨道,“日子越过越好了!”

  国界村是东方市最偏远的黎族村庄之一。孩子的上学路途不再艰辛,得益于东方市实施的校车改革和“交通扶贫六大工程”。2014年,为了提升农村偏远地区的教学质量,东方市将江边乡的10个教学点全部撤并入江边中心学校,投入230多万元购买8辆校车,同时每年拨付110多万元的运营管理费用,接送学生返校返乡。2016年,东方市启动“交通扶贫六大工程”建设,新改建了国界桥等28座桥梁,偏远山区出行条件进一步改善。

   “这几年政府投入1400多万元对我们中心校进行升级改造,力度空前。”江边中心学校校长刘杰告诉记者,以前校舍比较破旧,校园里都是泥巴路,现在教学楼、师生宿舍楼全都新建了,校园做了绿化美化,图书室、计算机室也配齐了,成了一所现代化花园式学校。

  过去5年来,东方市投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金3.6亿余元,兴建教学楼、师生宿舍、运动场,全面提升了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投入1.2亿元,建成幼儿园16所,实现公办幼儿园乡镇全覆盖;投入8400多万元,搭建了覆盖各个教育阶段的高标准学生资助体系,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免除农村公办学前教育和东方籍高中生学费。

  变化的不只是教育。2012年以来,东方先后解决157个村庄安全饮水问题,实现181个行政村村级卫生室全覆盖,完成4754户库区移民危房改造,将5.9万农户纳入生态补偿范围……东方将财政支出的八成用于民生,增进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海南东方:奏响绿色发展乐章 建设滨海花园城市

  东方市八所镇鱼鳞洲灯塔。海南日报记者 张杰 摄

   3 “三创”推进城市管理

   经过近年的发展,东方初具一个小型城市规模,但城市管理水平滞后、基础设施满足不了市民需求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今年4月,东方市全面启动“三创”工作,计划用4年时间,摘下海南省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省双拥模范城3块金字招牌。动员令甫一下达,该市陆续开展城区“八乱”整治、“五小行业”整治、排污排水整治、“三无”小区整治等一系列的专项整治行动,重拳治理城市乱象。

  一张网格分布图,就是一张“三创”指挥作战图。东方市将全市划分为118个网格区,每个网格都有牵头单位、责任单位、网格员,各司其职落实“三创”工作。

   “墙上的小广告不见了,每条路都划设了停车位,乱停车的现象少了。”走进八所镇永安西路八巷赵宇云家的小院子,他连说家门口的变化。开展“三创”工作以来,东方市投入8000多万元,对城区138条背街小巷进行改造。两个月前,他家门口坑坑洼洼的泥土路,按照海绵城市的标准,被改造为绿色的透水沥青路,老赵一家告别了出门一脚泥的日子。

  污水横流的农贸市场,从“脏乱差”变身为“洁净美”;交通秩序混乱的路口,在交警的疏导指挥下,变得井然有序……东方“三创”工作从大处着手,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打通制约城市发展的“穴位”,也从细节入手,入眼入心,让百姓从身边感受到城市的亲和力和活力。

  最近不少细心的东方市民发现,立在道路两边不起眼的变电箱,有的画上了俄贤岭山水,有的画上了海南八景之一鱼鳞洲,200多个变电箱的精致装扮,体现了城市管理者的用心。

   “东方将以‘三创’工作为抓手,用3年到5年时间,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宜居宜游宜业的热带滨海花园城市。”东方市委书记铁刚掷地有声地说。(记者罗安明通讯员符才丽)

分享

推荐